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12/22 李鶴立教授&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今天來上課的是李鶴立老師,演講主題為使用者和資訊系統之間的互動,有甚麼障礙或問題?老師的專長在於資訊組織,她提出了一個論點,就是未來可能不會再有圖書館了。為什麼呢?圖書館是一個小圈子,圈住了需要的人,僅此而已,就例如大學圖書館提供了學生一個智慧的殿堂,但它的服務對象為學生,所以僅是把學生圈住,並沒有特別為其他對象而設計特別的服務。而究竟圖書館的服務目的為何呢?李鶴立老師認為,我們應該著重於Access。圖書館往往強調館藏,而所謂Collections的道理是甚麼?我們使用館藏一詞正確嗎?館藏的功能是甚麼?以往我們常提的館藏有三個主要功能,分別是:
1.catalog
2.classification schemes
3.physical separation
而現在的我們該去思考的是如何整合圖書館資源,滿足整個資訊架構。館藏發展是一種管理,圖書館常常從管理的角度去看一切,但圖書館並不適用企管MBA那樣子的認知和處理,我們要確定的指出需要的資源在哪,以及分辨使用者需求和資料庫模式,圖書館和五金行是不同的,因為資訊會互相影響,所以在處理上更要求仔細,實事求是的小心。

Cutter認為"the convenience of the user must be put before the ease of cataloger",我們要把使用者至於編目之前,簡單來說就是要更加重視使用者需求,因為需要滿足使用者,所以才會產生圖書館,如果我們一味的希望加強技術卻忽略了讀者的渴望,就會喪失圖書館的使命。因此Cutter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了檢索字彙應該是以邏輯思考的方式排列(一個字串),例如:樹→長青樹→柏樹(如同字典般的順序)。這和中國人習慣的分類思考有很大的差異,西方很少提到源流,而我們習慣將相似的東西作上分類。從歷史上來看,七略是我們中國第一個分類目錄,接著還有隨書經籍志、通志藝文略,以及有名的四庫全書。從分類上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文化和體系,這也是李老師目前最感興趣的研究。

最後李老師勉勵用章學誠的一句話勉勵我們,「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用新的研究方法去看傳統的東西會有全新的感受。尤其是身為有淵遠歷史的我們,更加可以把焦點注視在過去的事物上,加上我們擁有的新科技和創意,也許會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我想李老師的精神是非常可取得,也是我要向她學習的地方。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12/15 大陸學者學術交流

今天來了四位大陸的學者與我們做文化交流,其主題是放在圖書資訊課程的未來走向,以及企業會需要怎樣的圖資學生。四位學者分別是:南京大學/沈固朝教授、中山大學/曹樹金教授、南開大學/柯平教授、武漢大學/蕭希明教授。

沈教授一開始就說了圖書資訊學是如何將訊息集合起來的一門學問,如何蒐集?如何組織?以及如何提供?而學生的就業市場通常偏向兩方:資訊產業(軟體的應用)以及文化產業。沈教授提供的一些數據選是越來越多企業公司需要圖書資訊系的學生,已經跳脫了大家對於圖資系既有的概念,認為圖資系的學生只能呆在圖書館成為館員。因此在課程改革上,要越來越重視學科教育,重視研究與應用的結合,力求突顯學科的特色,以及嘗試不同的學習模式,例如偏向問題研究或問題解決型模式,培養一群有溝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協調能力的學生。

曹教授點出了高等教育的影響,當越來越多人受過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後,許多高校圖書館就提昇了圖書館員的門檻條件,希望可以引入更多專業人才。而經濟與文化的強調也會影響圖書館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有了兩大模式:
-嶺南模式→圖書館之城、集群圖書館、聯合圖書館
-基層模式→鄉鎮圖書館、接到圖書館、農家書屋
當待遇越高,對專業人事的吸引力越大,但是非圖書館行業對於圖書館專業人才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而圖資系應該要著重於新科技、新理念、新業務的概念上,對於IT的應用要多了解、要能夠專案管理、閱讀推廣、弱勢關懷以及少兒服務。

柯平教授則點開了圖書資訊學是應該屬於管理科學之下,質量工程再也不執著於數量之下。發展策略是以一級學科建設為中心整體帶動的戰略,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品質戰略,面向社會需求的就業競爭力戰略。因此南開大學設計了新課程模式,主要焦點放在一級學科,面向創新的教學,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知識管理也不會在集中於企業知識管理,將會有圖書館知識管理和政府知識管理(和市政府合作)。

蕭教授提供了一個「圍城」的概念,就是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圖書資訊學正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都想要將所學的運用在非圖書館上,但學習其他科技資訊學的人卻想將他們所學的運用在圖書館上。在數位化環境下,大陸的系統將會是越來越完善。

我們的小蝶老師接著就說了關於台師大的現況與遠景。在明年也就是2009年,台灣師範大學將會成立圖書資訊學博士班,這將成為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是一件非常質得慶賀的事。我們學校的遠景是促進個人、機構與社會的知識管理,創新且國際化,而期許是培育知識服務產業人才。

今天在三個小時之內,連續聽了五位教授對於我們的課程以及未來而提出的想法及計畫,內心感到一陣溫馨且感激,也許我們科系並不是非常熱門且大家一聽就知道是什麼的科系,但就像小蝶老師說的,這是一個小而美的科系,它可以包容全部也可以執著在它的本意上。我們是很幸運的一群學生,可以在很多老師的支持和鼓勵之下得到很多資訊。在今天的最後,有位教授說他們有一位台灣學生正在念他們學校圖資的博士班,就有同學問了那位同學是打算留在大陸工作囉?教授就笑呵呵的回答:「也許吧!台灣目前並不承認大陸的學位呀!」大家一聽都笑出聲來,在這動盪不安的日子裡,我們可以齊聚一堂好好的在學術上鑽研探討,其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今天剛好是大三通的日子,我想兩岸的交流將會越來越蓬勃發展。

12/8 柯皓仁老師&semantic web

今天的演講者是熟悉的柯浩仁老師,因為我有修他的數位出版課程,所以算是認識老師了。柯老師和往常上課一樣很喜歡說冷笑話,也可以解讀為幽默風趣啦!他今天來講的主題是semantic web,柯老師總是說他唸理工的,所以接觸的東西都是冷冰冰的科技,不過他會盡力讓我們醒著參與全部!

Sematic Web簡單的來說是一個"文件連結文件"的概念,靠著資料之間的語意成為一個連結點相連,形成一個網路,這就是我們稱的語意網路。現在我們的網路,是一個模式,某人將某些資料放到網路上(上載),再遠端又有另外一個人或一群人再將這些資料拿下來(下載),在這過程之中,電腦是不會知道資料的內容,它只負責資料的外觀,內容是完全不管的。我們在檢索資料的過程,都是靠著一些對於資料外觀的形容,例如作者、題名、出版年份、關鍵字等等去做檢索,電腦只是我們資料的運輸工具,不負責文章內容的敘述。而Sematic Web就是希望靠著一種人工智慧技術(A.I),讓電腦也可以明白資料所包含的意義,如此一來就可以做更多事情,建構一種電腦之間的溝通語言,讓電腦幫我們省掉許多繁雜的過程。

老師舉了幾個例子:
˙Software
FindBook將各大書店的資料整合,成為Meta-Online Store
Met@Cat將各大學圖書館資料彙整
˙Web2.0:Mashup
GoogleMap和信義房屋結合,將AP提供給第三者做連結
這些都是機器之間的溝通。

有了Sematic Web後,對世界會有一些改變,將知識加入網路內的概念,是未來的趨勢。例如在出國之前就可以利用網路將所有的相關資料都收齊(例如:機票、酒店、租車、娛樂...),只要輸入基本的相關資訊(例如時間、日期、價格...)便可以節省時間和人力。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12/5 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
國家圖書館
承辦單位:台灣大學圖資所
台灣師範大學圖資所
時間:2008.12.05
地點:國家圖書館簡報室

12月5號,我一早起床就如同往常一樣匆忙的整理出門趕搭我的好朋友235先生,好不容易趕到國家圖書館後卻發現我記錯時間了,果然是我平常會做的事情,總之我早到了一個多小時,幸好我的大學同學在國圖裡上班,找她出來招待一下我吧!

這次的研討會的主角們是全國圖資所論文計畫書以及論文期刊稿得獎的學長姐們,我非常的敬佩他們,頭頭是道的在台上有條有理的報告著,面對大家的疑問也可以不急不忙的回答著,面帶笑容背後下的功夫有多大呢?我想只有他們心裡知道吧。

這次研討會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美美老師的「如何學好研究方法」演講,大概是因為跟我現在所學的較有關係,所以我就抱著像每個星期三的心情在上一堂課。美美老師一開始就說了一句話「每個研究者都是一個自愛的人,他們只有謝謝沒有對不起」,這是提醒我們在作任何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要對所有支持鼓勵的人,給予協助幫忙的人,還有指導老師都是感激的心情,即使在犯下過錯的時候也是要能夠有謝謝的心而非對不起。
美美老師一直強調今天是大家看她一個喃喃自語,而其實她所謂的喃喃自語卻是知識的開端,即是不停的發問。她說,每天都要問上五個問題,而這些問題是要深入而非平行的,在這些問題當中會開啟我們更強大的好奇心,成為我們不停研究的動力。
老師也引用了小蝶老師時常掛在嘴上的名言,「創新」對於好的研究而言是很重要的元素。還記得我去找小蝶老師討論關於指導教授的事情時,老師問我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還是一個資源很多的人?我回家後想了很久,我認為我不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如果有了什麼驚人的表現是因為我身邊的資源充足,我會從閱讀中發掘新的事物,我廣交朋友,在他們身上看到我不曾見過的世界。
所以我認為,一個好的研究者不只是充滿感激的心,還要有願意接受創新挑戰的勇氣,保持閱讀習慣,以及擁有一群好朋友。

美美老師談到了她自創的「五式」:
1.務實
2.站在巨人的肩膀
3.創意解題
4.寫作、出版
5.收式
在務實的過程中提出問題然後將題目概念化,再在巨人的肩膀上搜集文獻,透過巨人的眼睛獲得更大的啟發,接著再針對研究問題列出可以解題的工具,利用我們本身的創意將題目重新詮釋一遍,在我們結論整理好寫作出版,這不止肯定我們本身也可以成為其他人的巨人,最後是重要的收式,將這一切做一個結束,但要控制它結束在最好的時刻。
就像是一群少林弟子,在不停的學習修鍊中,如何去提昇自己的能力,決定於基本的武功穩不穩,紮不紮實。

很開心參加這一次的研討會,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接觸很多不同的人,傾聽很多不同的聲音,如果我們只是關在塔裡進行研究,久了就會忘記外界的需求,忽略人類最原始的希望。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W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開門見山的說,就是不干擾、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和行為,在一旁的觀察以蒐集資料。我覺得這項研究方法是我最感興趣的,不需要太多的接觸和交談,只在一邊偷偷的觀察被研究者,書上有舉了一些範例,例如觀察學生是否在校際活動後還會喜歡穿著制服?男性與女性在停止標誌前是完全靜止還是緩慢滑行?測量男女在裸體海報前的反應?這樣的觀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習慣的,因為我們淺意識裡總是偷偷觀察身旁的人在想什麼,所以不自覺中就會進入非反應式研究。

當然非反應式研究不只是單純面對人群的觀察,對於物體、文獻資料也可以進行這樣的研究。只要是不干擾到被觀察者,不侵入他們的生活,不影響資料的顯示都可以說是非反應式觀察,因此又稱呼為非侵擾性測量或非介入性測量,期技術大多建立於實證主義之上,也會被詮釋者和批判研究者為使用。

-內容分析
研究者在進行文字訊息或符號等文本(text)的溝通時,並不會對讀者或者接收者造成任何影響,這就屬於非反應式觀察的內容分析。內容分析是一種蒐集資料以及分析內容的技術,可以用在很多用途上,例如音樂的旋律、宗教符號、報導主題、社論意識型態等等,透落量化的技術進行許多文本的比較,例如電視廣告白人以外的人種較少出現在昂貴產品的廣告中,利用產出的文本進行可重覆且精確的調查。
這讓我聯想到達文西密碼,達文西希望要透過符號、謎語來傳達一些訊息給後人,他利用各種巧妙的機關和解謎遊戲讓後人去推敲,進而得到資訊。不過他傳達的方式和後人解謎的方式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這想法好像有點爛XD)

在內容分析的過程中,研究者會藉由一些編碼來幫助自己分析資料。針對文種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稱之為「顯性編碼」,例如針對某個字在書中出現了幾次,或者某個動作等等。而隱性編碼則是指文本中隱藏的、暗示性的意涵,例如哪些是色情的內容,哪些是浪漫的部份。隱性編碼的信度較低,因為它依賴的是編碼者對語言和社會意識的知識,但相對而言隱性編碼的效度也較為高,因為有時人的溝通會用暗示的方式來形容,隨著脈絡的不一定是靠特定文字敘述。

-次級資料
次級資料是曾被蒐集過、既存的資料,可能是其他私人或機關團體整理過後的資料,又稱之為現成資料,或者間接資料。次級資料大多是免費的,通常都是由政府機關或其他來進行蒐集,往往可以提供研究者一個更便捷且經濟的路徑。次級資料適合運用在大型團體組織所蒐集的資料,因為資料的蒐集時間往往很長,也有可能是跨國性的,但如此一來它究可以針對不同團體、國家和時間進行比較,也可以重複再製。不過由於時間長的關係,往往會遭遇到一些無法預測的困難,例如資料的遺失、信度效度上的差異等等。

-倫理的考量
由於非反應式研究常常是在未告知的情況下進行觀察的,所以這牽扯到被觀察者的隱私和保密。
老師最後提供了兩個圖書館評鑑(非介入式觀察法)的爭議:
˙合適
1.真實反映現況
2.研究結果可以瞭解服務情況
3.不會影響研究結果
4.針對團體非評鑑個人
5.若事先告知會失真
6.公家機關有告知民眾的義務
7.研究方法不在概化
8.並非違反倫理

˙不合適
1.沒有事先告知有害倫理
2.不能反映全面參考服務的現況
3.缺乏尊重

我認為若是要拿來作為評鑑之用,當然是要在不告知的情況下進行。人類往往會因為受到他人注視而導致做事的情緒或效率產生變化,這可以稱作觀眾效應(Audience Effect),舉例說明,球員往往在觀眾的加油打氣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和爆發力,瞬間獲得很大的回饋。不過若是在評鑑時,觀眾效應有可能會造成不夠誠實的結果,當然這也不一定都是正面作用,也有可能因為知道有他人旁觀也許會分心,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雖然有沒有被尊重的感覺,但在評鑑的過程才可以確保公平公正性。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不夠

想到之前菜鳥OL的日子
天天都失眠
而現在的日子
我沒有一天睡夠

阿阿 睏死了!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11/19 調查研究:問卷的腳色

[課堂內容]
-調查研究,什麼是調查研究?
簡單來說,調查研究者選出許多樣本回答相同的問題,測量當中的變項、檢驗假設,變項之間的關係就以統計方法來測量,解釋結果。調查研究者會遵循演繹的法則:原本就有一套既定的架構,這點是和質化研究最大的差別。

-調查研究的步驟
1.形成理論架構
我們在閱讀理論後去命題,接著形成假設,藉而決定調查類型
2.進行步驟設計
計畫如何進行資料紀錄,以及調查工具預試
3.決定取樣方法
包括標的人口、樣本資料、樣本數及抽樣
4.實際進行
進行訪問,小心紀錄
5.整理+資料分析
檢查資料,進行統計
6.撰寫
描述研究方法即發現,並且接受評估

-問卷
研究者最常利用問卷來收集資料,要注意並非分析是純粹的收集,透過問卷來「測量」被研究者的行為和態度。問卷調查並非獨立研究,可能會配合實地研究,經常會和其他研究並行。問卷調查具有大樣本可行性、彈性、標準化等優點,但相對而言也有所侷限(容易失去一些創意的見解)、無法根據實際狀況做修改的動作以及缺乏效度的缺點,因此時常與其他研究結合,設計一份好的問卷,需要足夠的理論架構及清楚測作定義。

-問卷要注意的事項
1.避免使用術語、俚語或縮寫
2.避免語意模糊、混搖
3.避免情緒性的字眼和聲望的偏誤
4.避免模稜兩可的問題
5.避免引導式問句
6.避免問受訪者能力所無法回答的問題
7.避免錯誤的前提
8.避免問未來的意圖
9.避免雙重否定
10.避免重複或偏重某種答案類別

根據我做過問卷訪問的經驗中,最難的就是第五點避免引導式問句。因為受訪者常常不懂問卷上的題意,因此可能需要我多舉一些例子,但如此一來就會有引導的誤會隱藏其中。
例如:RFID晶片卡的使用性,如果我舉例解釋什麼是RFID晶片卡,受訪者就會從我解釋的過程和態度去認定它的使用性如何。所以在最開始問卷的設計以及用詞就顯得很重要,一份矛盾的問卷不僅會影響問卷的可信度,也會讓受訪者對這項訪問產生強大的質疑。
從問卷的編排方式也可以看出其敏感度,要看哪些變項對該研究是重要的,例如性別、年齡、職業、出生年月日等等,這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使用的到之條件,要依照研究的需求來設計。尤其現代社會中,許多蓄意犯罪份子會利用問卷,導致大多數人對做問卷產生嫌惡感,不相信陌生人遞上的問卷,所以對於個人資料的詢問更需要小心的設計。

[課堂活動]
老師讓我們分組修改一份有錯誤的問卷,我們根據問卷容易犯的十項錯誤作修正,盡量以受訪者的角度來設計問卷,可以更加貼近他們的希望,降低被拒絕的機率。

[心得]
問卷看似簡單,但其實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概念在裡頭。由於研究者未必能到到場解釋給受試者聽,經常會透過第三者做為中間的橋樑,如此一來第三者的重要性就顯得很重要。研究者如何傳達其概念給橋樑知道,而橋樑又如何傳達給受試者知道,這當中需要雙方都同意的溝通。所以在訓練人員的時候,都要傳遞清楚概念及結構,並且解釋問卷設計的意義。
在我替人寫問卷的經驗中,通常封閉式問卷比較願意寫,開放式問卷由於需要較長的時間及精神,我都會略過。從受訪者的角度來設計問卷形式,這也是一種辦法,盡量設計出讓受訪者願意停下腳步並且信任的問卷,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11/17 阮明淑教授&資訊組織

今天,是由世新大學的阮明淑教授為我們上一堂關於資訊組織和知識管理的課。以前都是耳聞明淑老師的大名,總算見到面了,她非常親切可愛,我很久沒有聚精會神,毫無分心的專心上課了!(其他老師應該會傻眼吧XD)
不過明淑老師上課的方式,確實是有她吸引人之處,我想也不是只有我這麼津津有味,大家應該都沉浸在KM之中,說實在,這堂課和我以往上過的資訊組織有了十萬八千里的差別,也許是服務對象不同吧,額外的令人感到新鮮。

根據知識管理大師Yogesh Malhotra,知識管理是把組織追求知識的流程具體的呈現出來,在這類組織流程中,數據與資訊科技的資訊處理能力,加上人員的創意和創新能力,整體組合後得到的一種綜效。這樣說似乎很能理解,簡單說明之事管理就是找出資訊使用者如何思考、為何思考、他們對所知事物的了解、所擁有的知識和態度,以及如何彼此互相影響。更白化的說法,我們收集文件,透過文件的表達了解彼此概念的組織,從中得到管理,才可以提出我們對使用者的服務。
明淑老師將KM分成了三大類,分別是:
˙[Narrow Sense]知識管理程序(KOP)
就如同我們時常使用的分類表、索引、關鍵字、標籤和摘要等等,將大量的資訊整理成具有組織性及系統性的樣貌,運用各式各樣濃縮(例如摘要、題目、圖表)的方法簡明。
˙[Board Sense]知識組織(KO)
˙[工具]知識組織系統(KOS)
各種知識組織所利用的工具,如標題表、分類表、索引典等等,讓智慧透過科技來組織。不過某些知識卻是藏在包裝成資訊的垃圾之下,因此判斷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要能夠去選擇確切的方向才能找到對的路。

不論任何工作或企業,都是以分享為目標,而分享的最終就是創新,商品必須要有靈魂,有了靈魂才能夠永續經營,當商品和服務結合時,才可以表現出其競爭力。有知識才可以創新,有創新才能夠有競爭力。

概念和概念之間的表達,是透過語言和文字為媒介才可以互相交流,我們如何確保彼此心思是一致的?這成了知識管理的起點。要能看透表面的包裝,了解深入的內在,不只是外表的連結更重視其介紹,這就是知識組織,讓我們更能貼近資訊本身所包含的意義。

除了課堂上所說的,我對她額外提出的一些小故事也感到非常興趣。不論是「高中畢業女一說」而讓我們吃到好吃的麻糬,還是現代學生的比較,我們要學習明淑老師這樣敏銳的心,去感受生活周遭所有的大大小小事物,才可以發覺自我的存在和內部的省思。

我想起了「鏡之法則」這本書,人生就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寫照,當我們表現出怎樣的態度和表現,人生就會毫無保留的回饋給我們。所以我們在乎它,重視它,它就會在乎我們也重視我們,要時時刻刻這樣警惕自己,向前走的同時也要回頭檢視自己的足跡是否皆有踏實。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1113 冬天的澎湖

我和信一從澎湖回來了。

運氣很好,澎湖藍天白雲,不冷不熱,是令人感到舒服的時候,就連冬天的風吹來好像也不像聽說中的那麼強烈。我們上網找了很多家民宿,我只能驚嘆澎湖民宿真的很漂亮!大概都是很講究個人風格吧,所以每間民宿都具有強烈的主題,最後選擇了一間躲在小巷子的藍色白色的民宿,祕境,在澎湖的兩天一夜,祕境的老闆給了我們許多幫助,人真的是很好呢!





先說說我們發問卷過程遇到的事情,澎湖哪,放眼望去,好像除了遼闊的草原,就是寬廣的馬路,人煙稀少,我們騎著機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難道11月的澎湖人都足不出戶嗎?XD
就連國小國中高中,看來也一片冷清,大概晃了一段時間,我們決定踏進鄉公所(這是圖書館方圓100m最多人的地方!!!),請他們填填問卷。鄉公所的人超級熱情,接手問卷一點疑問都沒有,還泡茶給我們喝,拿出許多湖西鄉的地圖資料等送給我們,充分的感受到這海島的溫暖和可愛!大部分的民眾,都是會拒絕填寫問卷的,祕境阿信告訴我們,因為這裡是鄉下,居住的年齡層也都屬於比較高的人,所以很不喜歡和陌生人來往,深怕受騙。大概是我看起來比較像詐騙份子吧,信一成功率都比較高= =,哈哈!後來我們只要在商家買了什麼,都會順便拜託店家幫我們填一下問卷,就連飲料店拉、711拉都不放過,通常老闆也就不好意思拒絕啦!哈哈,強人所難一下吧!

澎湖真的是一個很復古的地方,馬公市區的街景看來也很像是很久以前,有濃濃的懷舊味。櫥窗的擺設沒有現代主義的強烈線條,也沒有歌德式的華麗風,只是精簡的擺設,舊舊的藍色皮椅上放著幾本60年代的雜誌,旁邊一架高聳的模特兒,穿著婚紗,這是婚紗攝影公司的三角櫥窗,和遙望過去的街道,是顯得非常相輔相成。澎湖的淡季,真的很空曠,就連網路上討論聲熱烈的菊島之星都因為淡季而暫時營業,害我沒吃到期待很久的清蒸魚=3=,不過後來有去吃別家的啦!晚餐後,稍微在馬公街頭閒晃一下,少了遊客的喧嘩,澎湖恢復原本的面色。不過當我看到skinfood時真的很想莫名的尖叫一下,在台北隨處可見的彩妝店,居然澎湖也有欸!!!好先進喔XD!!!我就趕緊跑去進搽指甲油,哈哈!!當然也沒忘記請可愛的門市小姐填一下問卷!!(她大概心裡覺得很奇怪吧)





隔天,我們去參觀了湖西圖書館。其實,這裡有點偏僻,若是市區市民想要借書,也不會跑到湖西,市中心有文化區的圖書館。不過湖西圖書館給了湖西小孩一個很棒的空間,他們有一個很不錯的圖書室,是專門給兒童的,有滿滿的童書,木頭地板,可愛的裝飾,小朋友都乖乖的在裡面寫功課、看書,好像還有一個指導老師在一邊陪伴。二樓的書庫,窗明几淨,我看到很多今年剛出版的新書放在架上,感到很開心!還想順便借個書回民宿看呢!由於他們圖書館不大,因此我們很顯眼,館員和館長就和我們聊了一下,我只能說館長你真的太熱心了!!!他很詳細的介紹一下湖西圖書館,然後打開電腦裡儲存的圖檔,都是漂亮的湖西景色,他開心的問我們要不要,然後就複製了一份給信一。館長還拼命的找出湖西製作的年曆、導覽手冊、明信片等等,要送給我們當作禮物,還送了一份魚的食譜!真是受寵若驚!最後館長超可愛的,他拿出兩根大木頭,大概快到我的肩膀般高,底部綁著空的鮪魚罐頭和小輪子,他說這是他們自製的玩具,要送給我跟信一一人一根XD!!!!有沒有很可愛!?不過我們婉拒了,因為這實在是....搭飛機不好拿XD說不定還會被限制不准帶上飛機呢!真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呀!





總之,我所見到的澎湖,是一個步調比高雄還緩慢的島嶼,似乎所有的時間都慢上五倍的速度在向前進,優遊自在,不急不忙的生活。景色優美,到處都可以見到藍色的大海,藍天白雲的很漂亮,所有的人都笑瞇瞇的,很開心的歡迎我們,希望可以再去拜訪這個可愛的海島。



11/10 蘇小鳳教授&RFID與隱私

蘇小鳳教授今天來幫我們上了一堂關於RFID的課程,她之前的研究變是著重在於RFID的使用性及便利性,當時的問卷協助我也有參與,因次印象深刻且頗有感觸。



RFID無線射頻辨識,這樣說起來大眾似乎都很陌生,但一提及悠遊卡便會恍然大悟,這樣方便的設計使用在圖書館上,將會是充滿革命性的轉變,當我們不再需要遍尋書架上每一本書,只需要透過機器的幫忙就可以快速找到,我們也不再需要流通櫃檯耗時的刷逼逼,只需要快速通過機器就可以借書還書,這樣的技術聽來令人嚮往。



但其中所牽扯的隱約問題,卻是令人憂心忡忡,尤其是在這個重視個人隱私的時代。也許我們會需要你的身分證字號,你的姓名,好為你的RFID晶片卡做出一個辨識,但相對的這樣的設計,就會很容易使個人資料暴露在外。更何況,RFID晶片卡只需要一部機器的頻率相近便可以感應?



在我做問卷的過程之中,必須先解釋RFID的功用給受試者知道,也要解釋它的優缺點,大部分的受試者都很期待這麼便利的科技,但一牽扯到個人的隱私便又顯得卻步不前。害怕被有心人士擁有個人資料,擔憂被利用在不好的地方之上,這都是我們必須列入考慮的設計清單項目。



當便利性跟隱私權有了衝突,是該如何去取捨以及詮釋,有受試者說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這樣快捷的時代,又怎麼確保所有資料的安全性?當科技已經可以滿足我們更大的需求,卻因為人性而無法向前邁進,似乎所謂的阻礙是來自於我們本身。

11/05 陳志銘教授&數位學習

陳志銘教授今天遠從政大而來,幫我們上了一堂關於數位學習的課程。

我所認知的數位學習,是利用網路為媒介,來達到教學互動。在這個網路發達的年代,似乎很多事情都希望可以藉由便利的網路來完成。的確,在教室裡面由老師一對多的教學,確實有很大的淺在問題,學生的吸收如何?老師又可以顧到多少學生?改成透過網路的方式,老師可以檢視每個學生的情況,成為「一對一」的教學型態。更或者,提供更彈性的方式,讓學生可以自我選擇如何安排進度,根據個人不同的需求,達到更好的目標。由此可見,現代社會的走向,是很在乎個人化的服務,無論是生活或者學業工作上,都很希望可以做到具有個人特色的程度,依照每個人不一樣的個性和思考,可以找出適合的方式也未必是不好的事情,但相對的,這必須先跨過一條有著歷史悠久的習慣河流,要進行這樣個人化的E-learning,得先從使用者的概念教育起。

在網路如此發達之時,我們總是渴望網路可以做更多,更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將教學搬到網路上,不僅讓每個人有不同的路走,更可以讓老師更貼近學生(少了講台的距離),不過如此一來,是否有許多淺在的疑問呢?我想像這樣的教學應該是適合在已經具備自我實現的學生上,若是希望一個國小中年級的學生,在家透過網路上課也許是困難的。

老師有說,數位學習在大公司十分盛行,我想這是因為上班族的主要精神和時間是在於工作上,所以他們需要技術上的協助,讓他們可以用彈性的方式學習,而學生主要的工作就是學習,所以網路技術的學習方式反而變成一種輔助,不是主要的途徑。

就我所使用過的E-learning還是很不成熟,老師只能將其放在輔助的腳色上,而且這也關係到硬體上的問題,學生是否都可以配合,雖然說網路流行力量大,但仍然還不足以100%的重要蓋過老師站在講台上教學。我可以體認同學提出的問題,認為數位學習的重要性很低,那是因為就目前台灣的趨勢而言,我們並不物大地博,因此沒有距離上的問題,利用電腦來學習,不如有個真實的人在一旁解說。若不是針對像美英這樣因為距離而發展數位學習,我們應該更重視時間上的重要性。也許數位學習,可以蛻變成不單單只是交作業的平台,討論的平台,或者同步教學而已。

實驗研究

實驗的基本邏輯是延伸常識的思維
課本如是寫著。

[課堂活動]
美美老師提供了三篇摘要,在閱讀完後列出懂與不懂的概念。
˙第一篇「針對創作性戲劇寫作教學方案」:
-懂的:以量表為評量工具來了解不同教學方案對國中七年級寫作能力和興趣的影響
(以實驗組和控制組為比對)
-不懂得:評量的分析方式(限制式寫作題型)
˙第二篇「導向教材設計方式對於高中生學習VB之影響研究」
-懂的:從課程設計的現況和問題來分析舊教材之優缺,再提出新的理論規劃新教材大綱
-不懂得:軸線的組織結構理念
由於這是量化研究,因此當中穿雜了許多統計分析的專有名詞,這是我技術上的不足,無法確切的明白其研究的方式。

[課堂內容]
適合實驗研究的問題,是有假說,有現象,對某件事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還存有懷疑。實驗有七個重要的部份,分別是處遇、依變項、前測、後測、實驗組、控制組以及隨機分派。
隨機分派變是盡量使實驗的對象是類似的群體,而不是天龍地虎般的差距,才可以使實驗更加接近客觀公正;處遇則是研究者所做的調整,例如恐懼的高低,心情的好壞等等,它是自變項或一群自變項的結合,是研究者開發的測量工具或指標;而依變項是因為處遇而造成的轉變,可以從觀察、訪問中測試進而得到結果。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透過前測和後測來比較依變項,實驗祖就是有接受處遇或有處遇的群組,沒有接受處遇的群組便稱作控制項,有很多不同價值的處遇便需要多個實驗組。

實驗是可以很多變的,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實驗辦法,研究者為了可以使實驗順利,或者有更高價值,會提出一些幫助,例如控制和記號。在實驗中,控制很重要,控制實驗情境的所有層面,例如實驗者透過模擬實境來控制實驗場景。實驗也可以透過設計記號將實驗的過程快速的記下,例如O=對依變項的觀察;X=處遇;R=隨機分派。而研究設計也可分為幾個類型,但基礎都還是建立在古典實驗設計上,依據不同的情境盡情不同的研究設計,這是選對的路來進行實驗。例如:同等性時間數列做的處遇不只是一次,是在一次前測之後,處遇和後測交互觀察;拉丁方塊設計是為了研究順序之於實驗,研究者想了解某些處遇在不同順序和時間下如何影響依變項。

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去注意外在與內在的效度,內在效度就是控制實驗環境,設計排除處遇以外的變項(選擇偏誤、歷史、成熟、測試、工具影響、樣本流失、統計回歸、處遇擴散或污染、補償行為、實驗者期望),而外在效度是把實驗發現推論到實驗外事件與環境的能力(寫實、實驗反應、場地反應),如果缺乏外在效度該實驗便對基礎和應用科學沒有意義。
而我們在執行完實驗後,研究者應該要訪問受試者,因為若是實驗過程中有情境模擬應該要向受試者解釋,然後從受試者思考中了解情境是如何影響他們的行為,最重要的是,解釋不把實驗真實本質告訴其他尚在受試者。由於實驗研究是具有侵擾性的,它會影響到人的生活,如果受試者將會是處於一個充滿不安,或令人困窘的情況下,研究者要十分小心,控制情況。

[心得]
我們在平常生活中,是不斷地進行假設,到判斷,到最後決定性的行動,這都是實驗的一環,在嘗試後去比較原本預計的結果,進行修飾、改正,從新再進行一次,這是研究的精神。實驗研究最大的特色在於它以實證論取向,在乎的是眼見為憑,屬於量化技術的研究。推理小說的偵探們常會去觀察身邊的事物,進而猜測事情的真相,然後透過實驗和揣測性的手法來得到結果,如果失敗,就轉而調整實驗的方式,甚至改變最一開始的假設,要有具體確切的證據,才可以證明提出的理論或想法。
我剛上班的時候,無法好好掌握每件事物的走向,一個前輩就提醒我,我們就像是那些偵探,要隨時敏銳的感受所有身邊的事物,當電話響起,可以從訊號去判斷可能是由哪裡打來的(假設的開始),收到對方的訊號,要快速的想出應對的策略,解決問題(調整情況中某些東西),最後再很快的檢查一遍工作是否有錯誤、遺失(比較調整與沒有調整的結果)。
我們其實都身陷實驗研究之中,每天每夜都不斷的在判斷在推理著,是否可以過馬路?天氣的狀況?該做什麼?該吃什麼?只不過在社會中,各執其職,分工合作,才可以讓整個團體是順利的成一個圓,向前邁進。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11/3 質化資料分析

Foster教授這星期提到了質化資料分析,雖然質化研究是不像量化一樣使用了統計等數字來呈現意義,但這也不代表其不需要分析。質化分析的目的是將收集來的資料,用有系統且邏輯性的思考來解析模糊的印象。

質化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將蒐集來的所有資料進行編碼,機械式的減少資料,並且將資料放入分析類別的項目中。其中開放性編碼是第一階段形成的,替主題標上標籤,將大量的資料濃縮成幾類,讓資料的內部主題浮現出來。老師為了讓我們更了解開放性編碼,於是就請我們分組然後討論一篇文章,從每行字找出主要關鍵詞,然後編上簡易的英文字母代替。
我和酷哥一組,我們根據文章編了幾個碼,較為值得一提的是關於「action」,我們將文章中敘述到的行動都以「AC」來表示,其中「smeli」和「wink」我們也歸為AC一類之中。但經過老師的檢查後,他建議我們再多設定一個碼「Non-Verb」來表示小動作,並非是像點酒或者點燃香菸一樣屬於較大的行為。
於是我就詢問了Foster老師,編碼是要越多越詳細的好?還是用少數的代碼來表示文章?他回答是要詳盡的編碼,所以往往不會是少數的代號而已。於是我們就重新設定了編碼,利用簡單的英文代碼將整篇短文分析了一下。

第二階段的編碼是主軸是編碼,它就像是階層式的概念:前→中→後,一步一步的朝概念或主題這個主軸來移動。主軸式編碼會刺激一些關於概念和主題之間的思考,所以會讓我們檢視的比較深入。最後是選擇性編碼,再一次的掃描資料和之前的編碼並且進行比對。

質化資料在處理上比數字型資料來的不容易,因為它較缺乏統計程序。所以質化分析需要研究者重複閱讀筆記和資料,並且基於邏輯和判斷來比較。從資料上沒有顯現出來的事實,要經由質化研究者不停的推敲才可以水破石出,這是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因為會很容易被表面的文字給矇騙了。所以我們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是用心去閱讀所有的文字片段,才可以從這些反覆的經驗中挖掘出未曾露面的金礦。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W7 田野調查

今天課程的重點在於實地研究,也就是俗稱的田野調查法(field research)。

實地研究是建立在自然主義(naturalism)之上,自然主義的意思是在自然環境中觀察一般事物,而並非刻意去設計、去發明的情境。研究者要自然的融入該場域中,去體會和感受被研究者的生活,他們進入被研究者的系統內部去做深入的調查,然後再返回到原本的世界分析組織得到的資料再提出觀點。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圖書館員想要得知如何會去激怒學生,於是設計了一份問卷來測試學生的反應,這樣的出發點是刻意、有目的的,這就是量化研究的意義;質化研究就不是這樣的開始,而是一切都由自然為出發,在不故意的情況下像素描般的將整個過程描述下來。
不同於量化研究在研究之前,會有一個大概的架構,研究者會去思考這個架構該如何呈現以及產生哪些問題,例如在設計問卷上就會去想該用怎樣的措辭來描述事件;而質化研究就不會有這樣的既定的假設命題,而是直接進入場域觀察。

田野調查研究者是要做些什麼呢?
Neuman列出了以下十點:
1.觀察在自然環境下所發生的一般事物和日常生活,除了不尋常的情境外。
2.直接參與被研究對象的生活
3.在分析觀點或保持局外人的情境時仍然可以獲得圈內人的觀點
4.保持彈性的態度並運用各種技術和社會技巧
5.完整的田野筆記
6.在社會脈絡下,全盤且獨立的看待事件
7.從實地裡發展出對成員的同理心,而不是「冰冷的」看待事情
8.注意文化中外顯的和內顯的面向
9.不已局外的觀點強加之中
10.調適個人壓力、不確定性、道德的兩難及模糊地帶

其中Foster老師特別強調了「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就是面對他人的觀點時,是可以成為和對方立場相同的人,願意去感受他人的感受,接受他們的感覺,但不是變成同情心。擁有同理心,在離開被研究者後是可以跳脫原本成為圈內人的腳色,理性、冷靜的去分析資料,從中得到結果;而同情心往往會令人陷入腳色中,成為場域的一部分。
例如有份對酒女的實地研究,研究者為了調查對象也跟著下海當起酒女,在收集足夠的資料後,她也能離開扮演的腳色回到最初的研究者。還有兩個新聞記者,由於採訪了許多援交賣春的新聞而引起他們對這議題的好奇,於是他們架設了一個一夜情的網站,透過和不同男女的交集談話,近而了解更多他們的想法,以及事情發生的源頭和結尾。他們在結束這些調查後,都需要回復一開始的「自己」,才可以冷靜且理性的思考,要是在過程中產生了同情心,很容易就掉入這樣的漩渦之中。
從這上述十點可以看出,質化研究是很重視人和人之間相處的關係,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及基本的社會技巧,研究者才可以順利的融入圈內人的腳色。如果一開始抱持的心態就是負面的,甚至是表現出不感興趣,無理的,就不容易和被研究者相處融洽。實地研究者對自我在實地中的呈現要很清楚,因為這會影響到研究關係,所以可能要有多重自我,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不同的自我,即使要改變原來的自己是很困難的。

民族誌(rthnography)來自文化人類學,是描述某種文化以及用最原始的觀點去了解另一種生活方式。民族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詳實的描述」,例如三分鐘的事情轉換成詳盡的描述會是好幾頁的筆記,要捕捉到事情的氛圍、事件的過程、可能還需要多重翻譯。
wiki百科對於民族誌的解釋是:一種寫作文本,它運用田野工作來提供對人類社會的描述研究。民族誌呈現一個整體論研究方法的成果,這套方法建立在一個概念上:一套體系的各種特質未必能被彼此個別地準確理解。許多文化人類學家認為,民族誌是文化人類學的本質。
由此可見從所聽聞所觀察而推演到真實意義,就是民族誌的中心。

最後Foster老師希望我們練習紀錄田野筆記,我們要練習如何從直接觀察,藉由推論、分析直到個人感受。在紀錄筆記的過程中,也不能刻意的表現出「我正在紀錄你的一言一行」,而是要自然的、隨意的,彷彿我做的事情跟你們是無關的。

提到田野筆記,就讓我聯想到Agota Kristof傑出的代表作「Le Grand Cahier」惡童日記,故事是描述在二次大戰後一對孿生兄弟被送到鄉下和外婆住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在這段時間內,這對兄弟為了自我學習,於是輪流在筆記本上寫下他們所見所聞,當一個寫好後另外一個會來檢查,看看他的兄弟是否有用客觀,不帶個人情感的角度去描寫他們今天的事情。雖然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他們的日記本身,但是這對兄弟對於客觀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例如他們看到他們的外婆偷竊,但那不一定是真的偷竊,這是非常主觀的想法,正確的紀錄應該寫成外婆拿了鄰居的東西,
至於是不是偷竊,就要讓事物本身的腳色來決定,並非旁觀者。
也許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都欠缺這樣的認知,當我們接收了某項訊息之餘,往往很少自己去判斷真偽,一股腦的接受,只會造成我們對於資訊的迷惘。

實地研究給我最大的疑問便是,如果不是一開始帶著假設問題進入領域中,那又如何確保之後產生的疑問會是貼近自己最想知道的?它不含刻意的設計和強調目的,那我們又怎麼選擇田野調查的主題和方向?很多人對質地研究是非常好奇的,就如同要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去體會、去感受,可是如果沒有最初的興趣大概也無法長久。
我想這大概就像倪匡筆下的衞斯里,他總是被捲入最離奇詭異的問題中,要很深入的調查,融入各種情境之中去蒐集資料,但最初的動力除非是強大的好奇心,不然都是被迫的。我們不是衛斯里這樣神通廣大的人(事實中大概也沒有這樣的人吧!),所以一定都是對某個問題特別的好奇,才會去追尋它。如此一來,在研究的過程中難保不會因為個人的因素而扭曲了自然主義的精隨。也許,是要經驗充足的研究者,才可以真正體會到田野調查最深的意義吧!

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10/27 蔡明月教授&資訊計量學

十月27日,小蝶老師請來計量學權威蔡明月老師為我們上了一堂資訊計量學,其內容是包含了書目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和資訊計量學。

˙書目計量學
蔡明月老師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很詳細完善的介紹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的歷史和由來,她特別的強調要先了解一門學科的時代背景,才可以更進一步的去探討它。書目計量學士由普里查德(Pritchard)在1969年首先提出的,其定義為:應用數學和統計方法至書或其他形式的文字傳播。由此可見書目計量學是屬於一種測量的技術。從普里查德之後有很多學者還是不停的研究書目計量學,尼古拉(Nicholas)和瑞奇(Ritchie)認為書目計量學的目的在於提供關於知識結構與傳播的資訊,其範圍可以分為描述型書目計量學行為型書目計量學(又稱評估型書目計量學),前者是著重於描述文獻,後者則是檢視文獻內涵間的關係。從各學者所提出的論點,無庸置疑,「書目」資料就是書目計量學定量化計算的基本單元,書目計量學的研究加以整理後可以應用於學術傳播、圖書館館藏評鑑和資訊服務三方面。

而書目計量學研究的範圍甚廣,其中包括耳熟能響的三大定律:
1.布萊德福定律→某學科其刊所含的文獻數量會依遞減次序排列,而第一區和(N+1)區比例將呈現1:n:n2.....的關係。圖書館館藏評鑑可以應用布萊德定律加以界定學科的核心期刊與邊緣期刊,再配合老化研究就可以協助圖書館在有限經費下訂定正確的淘汰與典藏政策。
此時小蝶老師便發問:那為何真實圖書館很少(幾乎沒有)使用布萊德定律汰舊更新呢?
根據明月老師的回答是經費和人力的問題,這樣的研究是需要龐大的經費,還眾多的人力,也許我們願意去改變但並沒有圖書館願意配合,再加上也許布萊德定律指出的邊緣期刊對大學圖書館而言也未必真的是邊緣期刊,也許是某部份的讀者很重要的資訊來源,最重要的是期刊的變化太大了,我們改變的速度跟不上期刊改變的腳步,也許今天兩種期刊合併了,或者一種期刊又拆成兩種,所以便成了烏托邦般的美好遠景。

2.洛卡定律→是作者生產力的經驗定律,發表n篇論文的作者是只有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總數1/n*n,舉例來說發表兩篇論文的作者是發表一篇論文之作者得1/4,發表三篇論文的作者是發表一篇論文之作者的1/9....以此類推,而最後發現只有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佔全部作者總數的60%,所以生產力越大的作者數量就越少,大部分的作者僅產出一篇論文。

3.齊夫定律→是研究字詞分布定律,字詞的排名順序(r)和出現次數(f)的乘積會等於一常數C,亦即r*f=C。老師在這裡就舉了齊夫研究案例為例子,他把JAMES的所有的字母都數過一遍,然後統計字母出現的次數以及排名順序,由此推論出齊夫定律。齊夫定律可以應用於大型電子文獻的成削處理,對資訊檢索自然語言介面的設計產生重大的影響。且又有利於自動化所引、摘要和分類,使資訊與傳播的流動更加規則化,因此在書目計量學的檢索方面齊夫定律是最廣泛的使用。

蔡明月老師說了,可以這樣用簡單兩三句話解釋完的定律是最好的定律,意義深遠卻又簡潔有力,是可以被後人接受並且廣為流傳的,又長又臭的理論我們讀完就忘了吧!


˙科學計量學
科學計量學一詞是由杜布洛夫(Doborv)和克倫諾伊(Karennoi)於1969提出,其定義為:資訊科學處理的測量。強調科學發展的參數,舉凡論文、專利及期刊的總數,科學資訊的分散與老化,科學文獻流的結構,以及引用文獻的處理都屬於科學計量學的範圍。要透過數學分析,配合統計方法,還需要科學史學家、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等進行非計量分析的研究,才可以達到客觀且全面的研究結果。

˙資訊計量學
資訊計量學(Informetrics)是由納基(Nacke)提出,其意義是指用數學的方法應用到資訊現象的測量,匯集各種資訊生產力的測量研究。納基建議將科學計量學作為資訊計量學的附屬領域,並且將資訊計量學至於資訊科學內。
莫拉萊斯(Morales)解釋資訊計量學是與資訊相關的科學化活動,應用包括:
1.文獻的量化成長
2.資訊的分布與退化
3.資訊產物與服務的效率
4.資訊系統和資訊建設的效率
5.各種文獻作為科學傳播工具的腳色
6.資訊的適當與相關研究
7.以不同參數排列期刊與連續性出版品
8.在科學傳播中非正式溝通的腳色
9.期刊間主題內容的重複性
10.科學家的飲用習慣以及引用文獻分析
11.以參考書目為基礎,決定學科間即學科本身內部的關係
由以上11點不難看見資訊計量學和書目計量學的重複,艾格與盧梭重複強調資訊計量學可以運用於圖書館管理、科學社會學、科學史、科學政策與資訊檢索等各式各樣的領域之中。

蔡老師還引用了93年的新聞作為例子,當時教育評鑑決定利用教授們的文獻數量作為評鑑指標之一,因此各大學紛紛提出各種獎勵鼓勵教授們投稿,不過因為不同資料庫所收納的期刊數量不同,指標也不同,因此對某些學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依稀記得一點點這則新聞,當時引起很多教授們的反彈和批評,這樣的策略不僅不公平還引起一連串學術界上的壞毛病。
最懂這些的我們反而成為資料庫下的犧牲品,圖資一項自詡為學術河流的匯集,然而卻又悄悄的推掉許多合作的邀約,使得我們和每個學科都有交集卻又失去掛鉤。在抗議不公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反省自己的心胸使否真的打開,去接納所有的聲音。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W6 好像哲學課程的研究法

[課堂活動]
Foster教授要我們解釋上週的作業,就是針對葉乃靜老師「台灣原住民資訊行為」一文的命題和假設。在講解同學的作業中,我忽然恍然大悟了一些從課本上看也看不懂的"連結性",命題是為了串起所有變項之間的關係,是為了讓我們了解為何這個概念會連結到另外一個概念上,是為了讓我們提出關連後得到假設。所以命題,是要為了產生假設。

如此一來,命題就不能夠太過於複雜,要力求精簡,概念才不會太擴散。美美老師說,一個命題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概念,還要注意命題的邏輯順序,更重要的是命題和假設之間的一致性,如此依來雙方才可以被認同有意義。而假設裡頭包含了各種可能性的概念,所以它是需要能被檢驗的,所以當一個假設要成立時,它是需要文獻來證明,需要研究來支持觀點。

這麼一來回頭看看我寫的命題和假設,根本就是錯誤連連呀...


[課堂內容]
Foster在解釋完同學們的作業後,就延續上星期尚未結束的課程。提到了演繹法(deductive)和歸納法(inductive):演繹法是從抽象的思考開始,運用邏輯將概念和具體的證據連接在一起,力用證據來驗證這些觀點;而歸納法則是以特定實證證據的觀察開始,逐漸推論,朝廣大的抽象概念來建立。而社會理論又可以根據研究者準備研究的範圍分為三大類:微視層次(處理小部分的時間、空間和對象)、鉅視層次(牽扯社會中較大的群體)、中型層次(試著連結微視層次和鉅視層次)。除了以上,Foster教授還有解釋了形式理論(正式理論)、實質理論、中距理論和各種解釋的形式。
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的,它是需要被更新,甚至是被推翻的,理論不是固定一成不變,那只是暫時性的,要能不斷的修改直到其能夠更正確更完整的來解釋社會世界的組成和運作。

另外,要呈現一個理論時,我們該如何去解釋呢?一是解釋某些現象的結構,二是去詮釋某些現象。理論的功用就是讓我們去了解背後的意義,去思考裡面的意涵,在搜尋資訊的時候,把過程用有結構的方式去解釋。在感覺不確定時,我們常常會有挫敗感,要讓挫折變成滿意就得讓不確定的因子變成確定的,如此一來就可以解除我們對於不明白而產生的焦慮。


[心得]
這次的課程,讓我忽然想起大學時上嚴鼎鍾老師的課時,他說,從現在開始你們所用的每一字每一句,再也不是原本的意思,而是有更深層的涵義在裡頭,所以身為圖資系的學生,說話要更注意用詞。
那些平常在熟悉不過的字詞,究竟包含了什麼樣的意思在裡頭,當我們要下命題及假設時,是不是真的有琢磨過每個字詞的涵義,有沒有連自己都確定了再發表,我想當初嚴老師想要傳達的意思,就是有點接近這樣吧。
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常常變成理所當然,在這過程中,所有的好奇心就消失殆盡。因為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結果,於是也不需要去思考為什麼。當我們試著去命題時,就是重拾小時後對萬物的稀奇和疑惑,從新省視這些事物,在當中發覺新鮮的連結,開始我們對於它們的好奇,便能提出假設。
寫到這裡,我覺得社會科學研究法好像哲學課程,因為要學習不斷的思考再思考,研究每個言詞的意義和用途,還要清晰每個概念的來源和發展,要能運用,要能理解,還要找出新的開端。我的個性使然,時常「差不多」「這樣就好」的想法,整個讓我無所適從,即使好奇心充斥在心中,卻只是個晃眼即過的空想。也許這是人類的劣根性,要改變很難,但要去發覺更難,似乎要抽離最原始的人心,才可以理出一條完整的頭緒吧。

10/12 Prof. Warning&Information Policy

繼Mu教授後,系上也請來了香港大學的Peter Warning教授,為我們演講Information Policy(資訊政策)。
什麼是資訊政策,我想對於我們這群在所謂民主體制下成長的孩子來說,擁有絕對的資訊自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習慣性的上網搜尋,連結網路找各種資料,對我來說,是很難想像這樣的自由式來自於怎樣的源頭,就好像一出生就會吃飯睡覺一樣,有些事物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就會忽略了它的重要性。wiki百科的存在就是象徵了一種資訊自由,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編輯、修改,也透過眾人的合作達到知識無邊界的夢想。我們接受它,習慣它,所以忘了它的存在。

Prof. Warning說明了美國資訊政策的七項重點:
1.Access & freedom: assumption of democracy
2.Privacy: preservation of personal rights
3.Openness: public’s right to know
4.Usefulness: pragmatist’s creed
5.Cost & benefit: bureaucratic necessity
6.Secrecy & security: authoritative cloak
7.Ownership: no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這是告訴我們,資訊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捍衛隨手可得的資訊自由。人人在資訊面前是自由且平等的,都有可以檢索資訊、獲得資訊的權利,我們讓資訊公平和透明化,才可以彰顯資訊存在的目的。



[心得]
除了自由以外,還有如影隨形的隱私權。
我覺得在現在社會裡隱私權的部分還是沒有處理恰當,我們到處可見每人的隱私,散佈在網路上、媒體上,新聞知道要替受害者打上馬賽克,卻透露出受害者的姓名,這樣的事情天天都可以看見,我們習以為常的不予置評,只有在成為受害者那刻才會大聲疾呼隱私權的重要。
我去做問卷調查時,有讀者說不喜歡被人知道他們閱讀了什麼書,因為我們會從閱讀習慣中去了解一個人,所以這也是資訊隱私權的一部分。重視個人隱私的美國,會為了他們閱讀而撻伐政府的政策,而我們口口聲聲說的要圖書館和讀者公平化,卻好像一點執行力都沒有。
也許,在現在社會中,我們對於個人資訊需求的自由和隱私權,並不是教育的那麼完善,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還不及每天鬧的沸沸揚揚的新聞重要,在尊重著作權和出版權的時代,個人的隱私重要性,究竟佔有多大的一席之地呢?以民主為驕傲的台灣人,好像還沒有發覺。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W5 理論與命題

[課堂活動]
Foster教授要我們依照上星期課程所教的評分辦法,寫下對於葉乃靜教授「台灣原住民資訊行為」一文的評分。然後將我們分組和同學討論,後來我才發現Foster教授是特別將分數差距大的人分在一起,是希望我們可以碰撞出更大的火花吧。

我很幸運的和大狼分在一組,他真是一個超好的良師益友!
從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Method、Results和Conclusion開始討論,我們都認為葉教授的標題和摘要,有很明確的指出重點和架構,主題也相當明顯;而簡介是從廣大的範圍逐漸縮小成為一個特定範圍。不過文獻檢閱缺乏實際經驗的支持,方法也不夠客觀,當中大狼提到了三角檢證法(Triangulation),也就是除了葉教授和原住民雙方的觀點外,還要一個中立的第三者的觀點,這樣會使得研究結果更佳客觀可信。而這篇文章的結果是稍微過分簡化了文化的影響,結論也是有點過於烏托邦,並沒有提出可以為真實社會帶來更好的發展。

[課堂內容]
今天Foster教授上課的主題是「理論與研究」。
什麼是理論?理論是系統化後所串起的相關陳述,用來解釋社會面向,是可以被驗證的,但是理論不代表真理。理論的定義,就是用簡單的語言去解釋社會不同的面向。一項精簡的理論是具有最低的複雜性,並沒有多餘或額外的元素。理論簡單來說,就是由假定、概念和關係組成。
假定經常是隱藏的、未有明確說明的,研究者深入的了解一個概念的方法,就是去確認他所立基的假定為何?所以我們時常將假定視為一個起點,概念和理論都是建構在有關人類和社會事實,或是一個特定現象的假定上。
「概念是構築理論的基石」,概念就是以符號或者文字來表達的一種想法,就例如Σ和Ω,自然科學就時常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概念。概念叢(concept clusters)是因為概念很少被獨立使用而產生的一種概念集團。理論包含了相關概念的集合,這些概念都有一致性和互補性,這些概念就構成了一個有意義的網絡。
理論包含了許多概念、定義和一些假定,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些理論之中是怎麼樣去連結,如何產生關係?是否概念之間是彼此有關聯的,如果有關聯又是如何產生的。命題(proposition)就是針對兩個或更多變相之間的特定關係作理論性的陳述,使我們了解一個概念的變化是如何由另外一個概念的變化來說明,「理論」就是由各個有關聯的命題所組成一個廣泛網絡。

(wiki百科對命題的解釋如下:
題是指一個判斷(陳述)的語義,而不是判斷(陳述)本身。當相異判斷(陳述)具有相同語義的時候,他們表達相同的命題。例如,雪是白的(漢語)和 Snow is white(英語)是相異的判斷(陳述),但它們表達的命題是相同的。在同一種語言中,兩個相異判斷(陳述)也可能表達相同命題。)

課堂中,美美老師也有說明好的文獻需要的是集結的概念,將相關資料集合,整合不同作者的主張和研究發現,它是一個內在整合的概念,讀的越多濃縮的越多便是越好。詳細不是文獻探討的缺點,不過如果探討的各文獻詳簡不一,缺乏整合只是列出清單,剪接式的描述,就是不好的文獻探討。該怎麼從以理解的文獻中得到整合?最好的辦法就是問有經驗的人。

[心得]
這次上課大概是因為我借了筆電,所以情況比上次好太多了(笑),遇到不懂的東西至少可以快點google或者查一下英文單字。老師一開始讓我們互相討論的小遊戲,也減緩了社會科學課程帶給我們的衝擊,彼此的討論和切磋,可以更加進入狀況。老師說,想要越快懂,越快進入狀況,就要讀更多。有個朋友告訴我,要是不懂也不用急著去弄明白,因為一直讀一直讀有天就會莫名奇妙的懂了,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書是越念越多,越多就越念不完吧!直到唸了研究所後,我才真正發覺我懂得有多少,真是少的可憐呀!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10/01 Professor Mu & 隱性語義索引

10月的第一天,所上請來了來自Milwaukee的Mu教授舉辦演講,原本我以為是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沒想到居然是和我一樣黑髮黑眼睛的中國人!Mu教授笑容可掬的一開始先介紹起他的背景,他畢業於南京大學,念的科系是大氣科學,後來發現圖書資訊科學的有趣,於是轉向開始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前進,最後就留在Milwaukee當教授了,實在是非常厲害。話說小蝶老師還問他當初托福考了幾分,Mu教授很謙虛的笑笑說只有600多分吧~真的是太厲害了!雖然Mu教授是道地的中國人,不過談起專業時,他可是流暢的用英文介紹,他也害羞的表示,專業用語反而他不知道中文怎麼說呢!


今天的主題是隱性語義索引:使用者無錯。

使用者常常在檢索的過程中費盡千辛萬苦,可以得到的回饋卻少的可憐。他們不同於受過圖書資訊訓練的人,無法從一堆詞彙中確實的明白那個是所需的。OPAC就是一個相當好的例子,館員明白如何去使用,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操作,如何利用關鍵字做為索引點,而讀者往往陷入不知道該如何檢索的困境中。OPAC和Google都是獨立文件,關鍵就是文件中的「連結」,將連結找出來便可以發現其價值,隱藏的關連性。系統是連結使用者和資訊的橋樑,因此該如何傳達對的訊息,變成使用者的問題,要怎麼讓它們知道我們在說些什麼?而我們所說的,又跟我們所想的有什麼不同?不能夠因為使用者在使用上產生錯誤,於是就怪罪於使用者愚笨。

因此就產生了隱性語義索引(Latent Semantic Indexing:LSI)。

什麼是隱性語義索引?傳統搜尋引擎的演算法是基於關鍵字,但是從自然語言的角度,即使不是所有的詞,至少大部分的詞都有一詞多義的意思,於是這麼一來搜尋結果和使用者的理想變產生了很大的距離。隱性語義索引便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製造出來的,以大樣本數亮的統計分析,找出不同的詞之間的相關性,提高檢索收穫率,更進一步的貼近使用者真正要找的內容。將索引的特徵找出來,就像是人對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形狀大於顏色,所以要先找出外廓才可以抓到重點。

讓使用者和搜尋引擎可以相處融洽,是身為圖資人的使命之一。

W4 Professor Foster的第一堂課

邁入第四週了,照理說應該越來越上道才對,可是今天卻有種力不從心的滋味。
美美老師邀請了Sheffield大學的Foster教授來給我們上課,Foster教授一進來就很可愛的對大家說了一聲「你好~」,非常親切!教授一開始就說了文獻檢閱的三個大重點,分別是:why、what和where,為什麼我們需要文獻檢閱?什麼是文獻檢閱?而我們又可以在哪裡找到文獻呢?


§筆記
-why do we need to conduct a literatura review?
文獻檢閱認為,知識是會累積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知識,是由生活中的經驗,他人的經驗慢慢累積出來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其他人所完成的作品中來學習。利用文獻來確認自己的知識,顯示自己和其他研究的連結性;從先前研究者走過的路徑可以釐清研究的方向也可以檢查有沒有走偏;從其他處學習可以刺激自己,也許可以獲得新的概念;好的文獻可以指出該領域被認同和不認同之處,點出問題所在。

-what is a literature review?
1.self-study review 自我研究回顧
研究者證明他對某個研究主題的熟悉程度,以增加研究者的信心。自我言就回顧通常是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經常被安排進入課程。
2.context review脈絡回顧
將研究連結到一個較大的知識體系中,通常出現在研究報告的開頭,介紹研究報告的其他部分並且建立其重要性和研究問題的相關性。
3.theoretical review理論回顧
呈現不同的理論但目的是解釋同一件事情,比較各種理論的預設和邏輯的一致性,以及解釋的範圍。
4.integrative review整合性回顧
研究者針對某個主題的知識累積,對該主題提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想法。整合性回顧和脈絡回顧經長結合在一起,可以獨立出版為一篇論文。
5.methodological review方法論的回顧
研究者比較、評估不同的研究方法,指出研究方法的優缺點以及因為不同研究方法而造成的研究成果。
6.historical review歷史回顧
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某一主題作歷史性的回顧,回朔它的發展過程。

-where can we find literature?
如果我們對某個主題不夠熟悉,只有模糊的概念,可以從具有議題總回顧的文獻開始找起,例如百科全書、字辭典、手冊等等。如果有相當的主題認識也可以從書籍和文獻後面附錄的參考書目
得到資訊。
文獻資料的類型有很多種,比較常使用的有雜誌、學術期刊、專書、博碩士論文、政府文獻、研討會報告或網路等等。


§作業

˙請同學參考此頁的內容 將圖資學的學術資源列一個清單
-全國博碩士論文
-台大圖書資訊學刊
-國家圖書館館訊
-圖書資訊學期刊全文資料庫

˙回溯一次有系統的進行文獻檢索?
那次是幫一個財法系的學長找資料,他要考法律所,所以我利用滾雪球法,請他從現有的文獻附錄中的參考文獻,挑出他想看的相關文獻,然後再上網查輔大有無該紙本或電子期刊。由於法律所對我來說也是個不熟悉的領域,因為在找尋資料的過程中我要不斷的跟他討論是不是和某主題有關。在我確定他的方向後,每找到一篇論文或者期刊文章時,我就要快速的流覽它的摘要或簡介,判斷出這是不是他所要的。
除了期刊論文外,他也希望可以得到某教授所有相關出版,除了利用學校的檢索系統找之外,我也從國圖的書目檢索搜尋看還有哪些專書,在哪些圖書館。
在這次經驗中我接觸了平常很少或者不會去翻閱的期刊,例如月旦法學、月旦財經法雜誌、法傷學報以及各大學出版的法律學刊等等,在討論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圖書館有系統的組織,我也認識了法律廣大的一面。


§心情
Professor Foster提出了兩個Title的例子,要我們看出這標題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我完全看不出來這兩個的分別,這就是今天一開始說的力不從心,Professor Foster應該也很希望我們全部都聽的懂吧!在上課的時候,美美老師不停的透過JoinNet翻譯重點名詞,我們也不停的翻課本希望跟上上課的速度,這樣的「中西合併」其實我有一點挫折感,一直抓著酷哥問「蛤~他說什麼?」,這就是所謂的書到用時方恨少吧!希望在不停的努力下,成果可以快點浮現吧!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W3 一口氣上三個小時!

這星期上課很值得一提的就是老師忽然心血來潮的將我們分組,然後給我們一點時間去討論每個章節再報告給大家聽。我只能說太刺激了~因為課本上所說的大部分對我來講是霧煞煞,怎麼報告呢?趕緊跟大狼他們抓出大重點再討論小細節,有趣的是,ptt作到一半忽然電腦就當機了!我瞪著電腦卻忍不住笑出來,減緩了一下我們這組的緊張。
我們報告的是第七章,第七章的標題「量化與質化測量」。
主旨便是量化與質化社會研究者進行測量的途徑,找出相似和差異之處,研究者在測量的過程中常常要做出重要的決定,這些決定都會影響到研究過程隨後的各個步驟。設計精確的方式來測量變數,是亮畫研究者籌劃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而質化研究者在蒐集資料時,會採用許多技術測量並製作新的量數。這兩個測量有三個不同點,分別是:
1.時段的安排
量化研究者在籌劃時便會廣泛的思考各種變項,而質化研究者,測量是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進行的。
2.資料本身
量化研究者要發展能夠以數字型態成像的資料,而質化研究者則是把觀察到的資料以彈性的方式來呈現,例如資料的輪廓、大小和形態。
3.連結
資料是概念的呈現,而測量是連結資料和概念的過程。在量化研究者蒐集資料之前,他們會先思考概念,界定資料的定義,思考收集資料的方向是什麼。而質化研究者也是在蒐集資料之前思考概念,只是他們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盡可能發展更多概念,質化研究者同時以交互方式,重新檢視,思考資料和概念。

測量的結果,有兩個中心議題便是信度與效度,所有的研究者都希望他們的研究量數是既可信、又有效。信度(reliability)是指可靠或一致,就是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該事情是可以重複發生的,大狼舉例說早上或晚上量體重結果都是一樣的,便是該體重計是有信度的。效度(validity)則是指真實性,現實想法和實際狀況「契合」的程度有多少,例如我們使用身高器來量體重便是沒有效度。
老師強調,測量有兩個重點,一是數字,二是分類。數字,就是利用工具、儀器來規劃出研究的量度。例如量身高,小孩的單位通常是「cm」而大人就是用「呎」,我們也不會拿磅秤去量身高,這就是數字的定義。而測量的重要方法就是命名和分類,命名是用詞彙來反映事實,而分類就是依照每個人經驗來取捨,由於每個人想法不同(詬病之一),所以要選最多人使用的那一類成規定(編碼員一致性)。
提到分類,我原本以為像我那樣的分類法(一類懂的一類不懂的)是很不具研究性,也沒有科學性,只是一個簡單的習慣。因為它非常個人化,是無法成為好的準則,但也就是因為它的個人化,在個人的生活學習上,是顯得相當重要吧!

在研究中,科學哲學常常扮演一個重要腳色。我們要思考,人的知識是從哪裡來的?
常常聽到的就是歸納法演繹法,簡單來說,歸納法便是「由部分到齊全」,藉由觀察再觀察來得到結果。而演繹法則是「由已知的部份來推理未知的部份」,將抽象的事務具體化,再拿收集到的樣本作數學上的統計,由這樣的方式得到結果便是演繹法。人類的知識,便是由不停的觀察、收集再推理累積來的,就像是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心得
我覺得和同學討論很有趣,也充滿挑戰,但其實我更渴望聽到老師的解釋。因為老師總能把艱深的名詞字眼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例如實徵主義和實証主義。單看字面上是很難猜到意思的,課本上的解釋要是不懂只會越看越不懂(真是對不起作者)。例如實証主義課本寫著「August Comte介紹的典範,社會行為能用合理的、科學的方式被研究和了解,相對於宗教和迷信。有時候,這個觀點是擴大到,假設人類每日生活的行動是合理的。然而實証主義另一個觀點是支配大多數的社會科學歷史,目前面臨許多挑戰。」長長的一段話卻不敵老師的一句話,「用收集來的資料去研究」。老師還問,實証主義和實徵主義哪個大阿?讓我覺得非常的好玩,就像是把抽象的東西化作蘋果和香蕉哪個好吃一樣的簡單親切。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薔蜜 v.s. 零紅蝶

都是薔蜜,害我昨晚打的東西都不見了!
沒事停什麼電阿!!!




不過昨天玩了一整晚的零紅蝶,真不賴!
放下手中的搖桿抬頭一看,天阿,天亮了!

XDDDD


momo陪我玩了一整夜!!!
妳最乖了北鼻~

W2 科學精神與研究法

第二週的社會科學研究,老師要求我們每人寫三個不懂的辭彙。藉著產生疑問來學習,才可以確定自己了解了多少,老師希望我們可以不斷練習問問題,掌握自己學習的狀況。



在大家寫完不懂的名詞後,老師就點了我、酷哥和自願的大狼一起將它們分類。再收集很多資料後處理的第一步,就是分類。依照不同的性質和屬性,把它們分成數堆不同的類別再進行作業會方便許多。這就是有組織性的整理,可以節省作業時間和人力。大家的分類想法都不盡相同,由此可見每個人的大腦思考路徑也是差異很大吧!而我們當天上課的內容,以較為貼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研究方式,是分成三類,分別是研究思想,研究方法以及社會理論。



「科學知識是科學研究下的產物」老師強調著,科學知識是由科學研究而來,其主旨便是要能放諸四海皆可,如此一來變成了我們能依循的一條準則。知識,是我們人類有別於其他動植物的特質之一,正是因為有了知識,我們能夠創造各式各樣的奇蹟文化。除了靠科學研究,我們也時常從生活的經驗、傳統、常識、專家的權威或者媒體的傳播得到各式各樣不同的知識,只是根據科學研究而得的知識更具有真實性以及權威性,比較不容易犯錯。所以當我們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時,首要第一部便是分類,過濾大量的資訊,以確保得到的是屬於具有結構性和組織性的資訊。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個人生活經驗中所得到的知識,常常因為我們不自覺的過度概化(overgeneralization)而造成捕風捉影,以及選擇性的觀察、過早下定論和月暈效應。我就常常犯下這樣的錯誤,例如我認識的所有寵物狗都很喜歡吃乳酪製成的營養棒,但這不代表所有的狗都喜歡吃,這就是所謂的過度概化。而月暈效應則是我家的小狗比較聰明所以她一定比要快學會坐下趴下,而隔壁鄰居的小狗比較笨就一定學不會,這樣淺在的印象我認為是充斥在大家的心中,不管是社會,公司、學校還是家庭都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評論。身為一個專業的研究者,我應該避免這樣主觀的思想在,要大膽假設,細心求證,隨時檢查自己的心態有沒有產生錯誤的思考,路徑的方向是否偏向了,這樣一來才可以確保整個研究過程和結果,不會產生誤差。

科學研究不只是單純收集資料然後分析解釋它們,而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取向來產生社會新知的一種過程。科學家們用有系統化的方法在研究現場找到的資料來支持或拒絕一些理論,這些資料就是實徵的證據,可以是量化的(用數字來表示),也可以是質化的(用文字圖像和實物來表示),有很多辦法可以測量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其中,老師有強調了「偽科學」。
偽科學不能表示這科學不具有研究精神,只是它研究的主題和方向在現時代尚未被大眾接受。書上講的偽科學是指一些經過外表的裝飾,不和邏輯的思考,甚至有包含了一些擁有學位的專家。我比較喜歡老師的想法,這只是尚未被多數人認同的科學不能稱作偽科學,應該稱呼為「未來科學」。這世界何其大,誰能把握真的有沒有那些所謂的鬼魅魍魎和外星人呢?被貼上「神奇」、「不可思議」和「超自然」的標籤,是真的有如其事嗎?我們應該要感謝有人願意來研究這些迷幻的未來科學,他們解開的謎會是我們下一個世紀新的腳印。不能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拒絕接受這些研究,身為現代科學人應該要有寬大包容的心傾聽各種不同的聲音。不是非要「接受」而是不要「拒絕」,這是我的想法。

最後老師勉勵我們,遵循科學的規範。科學界的運作就如同我們現實生活中,會遭遇到偏見、自我意識、野心、個人因素等各種原因影響了專業行為,因此我們要循著這基本規範,彼此檢查是否遵守,來維持科學界已最貼近完美的運作。這五條分別是客觀性、系統性質疑、公正無私、共有主義以及誠實。我也期許自己能夠在遵循規範下將科學精神融入科學研究中。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LIS圖



我是想圖資的元素就如同三原色一樣
不同的調配方式會展現不同的風貌
紅色→管理
藍色→圖書
黃色→資訊


但是請不要看這個圖,因為它有很嚴重的色差T_T
不知道是為什麼它就是無法顯現我原本設計的顏色
試了很多遍但還是沒有很好
所以比較建議點下列網址,可以看到沒有色差的圖 Orz
http://0rz.tw/f14Oy
↑比較接近原圖
到底為什麼會有色差,誰來告訴我~~~(哭著跑走)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W2 圖書資訊學導論

9/22 天氣晴





「圖書資訊學存在的理由?」





老師今天一上課,就丟給我們這個問題。





的確,每種不同的科學系所都有它們存在的目的,而我們圖書資訊學呢?


不論是hard science或者soft science,都是需要「客觀」的態度來達成「共識」才可以進步,那圖書資訊學客觀的定義是什麼呢?





胡述兆教授說過:圖書館是人類智慧的總匯(A Library is a collect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


我相當同意這點,在過去人類都是藉由文字及圖畫來了解各種事物,而網路出現以前,就得需要一個廣大的場所(一個或多個房間,一幢或多幢房屋)進行有意義的收集和整理,以便保存各式各樣的「資料」。有了傳播技術後,資訊的傳輸無遠弗屆不受時間跟空間的限制,圖書館僅可能的解決資訊擷取問題。因此圖書館變成了使用科學方法,採訪、整理和保存各種印刷非印刷的資料。




以上,是我大學時修讀「目錄學」留下的印象。真沒想到,小蝶老師口中「歷史課程」可以出現在輔大的必修名單中!




將圖書館結合資訊科學成為圖書資訊學,就可以不只是侷限在圖書館這唯一單位了。因為它可以解決資訊過量和資訊焦慮,這是這年代最常出現的問題。例如我們現在上網搜尋三聚氰胺一定會出現很多相關資訊,是新聞是研究報告是論文...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資訊過量問題,面對如此浩瀚的資訊海自然的也會產生資訊焦慮,不論是在使用資訊媒介上的困難還是接觸資訊本身內容的距離感,使用者都會因為一股「不知道」而莫名的害怕著急。擴大圖書館原本的目的(成為人類和資訊的橋樑),展開她的觸角到更深入的境界,不管是政府、公家機關、私人企業、新聞傳播等等,都可以體會到「何謂替資訊建立檢索點?」。




要解決資訊落差,就要先著手於資訊焦慮的問題。



小小心得:
今天我想到一本書,是香港作家深雪(我是忠實讀者XD)寫的愛經述異。她非常有巧思的描述一間叫做「mystery」的女性內衣店,不只是單純的一間內衣店,她還可以提供每個來光臨的女孩解決一件愛情煩惱。
雖然說用圖書館來比喻內衣店有點奇怪,但我想不正是如此嗎?也許今天我們只是想要買一件新的內衣,但其實走進一個令人放鬆且自在的地方總會不自覺的多買了什麼(還是只有我這樣!)。也許我們今天只是想上圖書館找本關於社會研究法的書,但總會在身處知識殿堂時又忍不住多借了幾本書。
如果,館員就像mystery裡面的服務員一般,那麼溫柔又有禮的請妳多試一套新的睡衣(多閱讀一本新來的書籍),誰都無法抗拒這樣軟綿綿的誘惑,館員可以不再是刻板印象中挽著頭髮戴著眼鏡,像個嫁不掉的老處女,凶巴巴的瞪著所有來「請問」的讀者。圖書館要不只是滿足了我們閱讀的渴望,更可以解決我們當下對於資訊的問題,
再說,內衣店還會提供嶄新漂亮的商品型錄給


筆記


◎LIS目的:收集、組織,但不會為了收集資料而收集。
◎LIS存在的理由?
˙資訊過量?資訊超載
˙資訊擷取問題(時空的限制)
˙數位落差、資訊不對秤
˙資訊焦慮(參考服務)
˙教育腳色(圖書館利用教育)
Ex.館員認為使用者學習情況不佳因此不願意教育使用者,改而請廠商來上課。
由於廠商是為了商業利益因此願意提供教學,甚至比館員認真。如此一來,館員呢?
由館員和廠商共同教育使用者是最佳的情況,若能加上「讀者教育讀者」則是更好的結果。


◎資訊不對秤,便只是提供資料庫。

◎成為學科的條件:
1.理論基礎
專要問題、研究辦法、應用價值
2.學術社群
學校、學會、研討會、學術期刊
3.工作職場
機構、公會
4.社會價值
對個人或社會的貢獻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新學期新希望

開學三天了
希望235可以開快一點
最好時速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