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Mu教授後,系上也請來了香港大學的Peter Warning教授,為我們演講Information Policy(資訊政策)。
什麼是資訊政策,我想對於我們這群在所謂民主體制下成長的孩子來說,擁有絕對的資訊自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習慣性的上網搜尋,連結網路找各種資料,對我來說,是很難想像這樣的自由式來自於怎樣的源頭,就好像一出生就會吃飯睡覺一樣,有些事物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就會忽略了它的重要性。wiki百科的存在就是象徵了一種資訊自由,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編輯、修改,也透過眾人的合作達到知識無邊界的夢想。我們接受它,習慣它,所以忘了它的存在。
Prof. Warning說明了美國資訊政策的七項重點:
1.Access & freedom: assumption of democracy
2.Privacy: preservation of personal rights
3.Openness: public’s right to know
4.Usefulness: pragmatist’s creed
5.Cost & benefit: bureaucratic necessity
6.Secrecy & security: authoritative cloak
7.Ownership: no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這是告訴我們,資訊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捍衛隨手可得的資訊自由。人人在資訊面前是自由且平等的,都有可以檢索資訊、獲得資訊的權利,我們讓資訊公平和透明化,才可以彰顯資訊存在的目的。
[心得]
除了自由以外,還有如影隨形的隱私權。
我覺得在現在社會裡隱私權的部分還是沒有處理恰當,我們到處可見每人的隱私,散佈在網路上、媒體上,新聞知道要替受害者打上馬賽克,卻透露出受害者的姓名,這樣的事情天天都可以看見,我們習以為常的不予置評,只有在成為受害者那刻才會大聲疾呼隱私權的重要。
我去做問卷調查時,有讀者說不喜歡被人知道他們閱讀了什麼書,因為我們會從閱讀習慣中去了解一個人,所以這也是資訊隱私權的一部分。重視個人隱私的美國,會為了他們閱讀而撻伐政府的政策,而我們口口聲聲說的要圖書館和讀者公平化,卻好像一點執行力都沒有。
也許,在現在社會中,我們對於個人資訊需求的自由和隱私權,並不是教育的那麼完善,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還不及每天鬧的沸沸揚揚的新聞重要,在尊重著作權和出版權的時代,個人的隱私重要性,究竟佔有多大的一席之地呢?以民主為驕傲的台灣人,好像還沒有發覺。
Jonathan 老師請同學在鼎泰豐大吃一頓:)
15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