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W18 最後一堂研究方法(含9/18上課心得)

最後一堂研究方法,老師希望我們和同學討論,這學期來學到的東西,以及對於未來的希望。透過和同學們討論的過程,可以增廣見聞,了解他人與自己當中的不同,也可以加強自己不足的地方。

選擇夥伴的方式是抽籤,我第一梯次中抽到子萱,我要訪問她未來想要研究的方向及主題。子萱感興趣的主題是閱讀與公共圖書館,這是她期末報告也有提到的方向,我原本以為她想要推廣閱讀,但子萱解釋是從研究的角度出發,看有哪些面向和因素是可以加強民眾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廣度,增加閱讀深度,而研究對象則是設定在兒童,因為兒童的可塑性大,成人則比較難改變閱讀的習慣,若是可以在年幼階段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相信可以大大的提升閱讀風氣,鼓勵全民閱讀。子萱告訴我一個閱讀的循環理論,就是人們在產生閱讀的動機後,就會開始選擇書,然後閱讀完後,會依照這本書對於讀者產生的反應而有不同的結果,例如這本書很好看,可能會激發讀者進而閱讀這系列的書籍,或者限定於某作者的作品之下,或者搜尋其他有類似主題的書籍。我覺得這很有趣,因為我的習慣是,看了某本很好看的書之後,就會到圖書館將那位作者所有的書都借回來一次看完,就如同循環理論一樣,會刺激我的反應。但我也產生疑問,如果閱讀到不好看的書呢?會不會一竿子打翻一艘船,我會!大概那位作者就是會寫在我的黑名單上了,不過當然也有從黑名單翻身變為白名單的例子,不過就很少,所以我就建議子萱可以多多觀察看到不好看的書後,人們會有怎樣的反應呢?當然要是可以降低一竿子打翻一艘船的情況是越好啦,不然這樣很吃虧的。

後來在第二梯次中我就和怡旋一組,老師常常把我們兩個搞混,那我們兩個一組老師應該有稍微頭大了一下吧!怡旋就訪問我這學期來懂與不懂的地方,也許是因為最先接觸質化研究,所以質化研究我比較有興趣而且較懂,我認為可以進入一個場域做研究,融入其中卻又要能跳脫,這樣的挑戰是吸引人的,當然這樣的研究方法感覺也比較多冒險因素在其中。而量化研究在設計問卷上我就覺得很困難,我還沒有見過一份設計十分恰當的問卷,因為常常會有矛盾、衝突、文不對題的情況發生,至少我這學期以來所做過的問卷,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而且從數據中要釐出頭緒,還要產生分析結果,我想這對我來說會比較困難吧。老師提醒大家不可以因為畏懼量化而選擇質化,我也很想快點跟量化研究熟悉一點,真的是期待下學期的統計課程,可以加強我對於數字的概念。

這學期終於來到尾聲,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一眨眼近半年的課程就結束了。想到9/18那天,我搭公車來到這個不是很熟悉的地方,我的直屬學長14在所上等我,我慢悠悠的走進所上,他將兩本課本還有一輛腳踏車模型交給我,課本是要給我的,14一早就到所上幫我借了研究方法的書,而腳踏車模型是要給班代的,我很開心的跟他道謝後,14笑笑的說:「昨天不是才提醒妳不要遲到嗎?」我有點納悶的看著他,還沒上課不是嗎?只見學長眼中泛起了一陣驚訝的說:「研究方法不是兩點就上課了嗎?妳已經遲到40分鐘囉!」噢...我的天阿,我想我的迷糊症狀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反而有漸增的趨勢。匆匆的趕到教室,大家都早已進入狀況了,而我這個迷糊鬼也只好冒冒失失的加入你們,當時應該是很想挖洞鑽進去教室吧!總之,很壞的就是遲到了真丟臉,但很好的是那次也是最後一次遲到囉,我現在想起來其實還是感到恍若昨日罷了。現在回想第一次上課,老師和同學們說了些甚麼都不太記得了,我只記得我遲到然後就一直想要躲起來而已XD 而我很想知道當初我到底以為幾點上課呢?這也無從得知了。
過了一學期了,遇到不只是一群好老師,還有一群好同學,我很慶幸當初所做的決定。期許自己在往後的日子中,也能一直保持好奇心,關心身邊的事物,從中不斷學習,鍛鍊自己的腦力和我所欠缺的耐心。

W17 量化研究

這幾週來的上課主題皆是量化研究,量化使人聯想到統計,我覺得這是令人感到卻步的原因。因為大學時統計沒有學得很好,一想到變異數分析那些陌生卻又熟悉的字眼,就感到很頭大。可是在我學統計的經驗中,假設檢定卻是我很愛的單元,我也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就像一本統計課本我都看不懂,但唯獨第十一章很喜歡。

統計課本很喜歡用的假設檢定例子:法官在審理嫌疑犯時,被告聲稱自己是清白無罪的,檢察官就要企圖證明被告有罪,法官則是假定被告所宣稱的無罪是事實的,除非檢察官提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被告是有罪的。
這一段長長的話其實只有一個意思,就是利用證明來推翻想法。
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但其實很難思考的,怎麼知道這樣的辦法是合理沒有破綻的?就例如法官怎麼知道檢察官的證據是沒有問題的呢?也許是我陷入文字敘述中的牛角尖吧!

但除了假設檢定外的統計我是很陌生的,我想我的統計能力還停留在高中階段吧,困難的不是在於計算,而是能夠運用於何處。就如同我期末小組報告時有提到中位數檢定是為了無母數而設計的分析辦法,但其他的統計方法,又該如何運用在哪些分析上呢?期待下學期的統計課程,可以彌補我過去的缺失,首先先把所有的統計概念都釐清後,我才可以完全了解老師今天上課的內容吧。

老師在一開始上課的時候,就告訴我們要思考問題,絕處逢生,遭遇到困難後才可以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並且期許我們閱讀。從整理原始數據、量化資料的分析,還有解釋數據中明白自己學會了甚麼。

有個作者提供了她的閱讀辦法,她的辦法是理想的,我時常會反省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盡量保持這樣的緩慢的步調,以下分享那位作者的想法:「讀一本書要讀三次,第一次一口氣讀完,越快越好,大致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甚麼,第二次閱讀要用跟作者對等的態度閱讀,作者說甚麼要逐一的思考批判,不管她說甚麼都要想一想,難道沒有漏洞嗎?如果同意作者那麼不用背也會記下來,如果不同意作者就要整理出自己思考的結論,要是找不出重點,可能是讀得不夠認真,要不然就是作者打混,第三次閱讀最好跟第二次閱讀空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要時常回憶起這本書,將書上的東西跟你所看到的世界去做印證,看你跟這本書的概念是不是能夠起演繹作用...讀書不要急躁,用最慢的速度去讀它....」(憑著我微弱的記憶打的,可能文字上會有些出入)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W16 量化分析小組報告

今天是小組報告,主題是量化分析。我們這組的中心主旨是針對「圖書館滿意度」,我負責的論文題目是「公共圖書館網路版線上公用目錄使用研究」,是對於公共圖書館線上OPAC進分析和探討,研究使用者的滿意度如何。這份論文的特色是它採用線上問卷,因此無法測量母體數有多少,因為無從得知上網人口,所以也無法進行機率抽樣。在量化分析中,他有採用了中位數檢定,是專門為了無母數檢定的方式,用來檢定趨勢是否有達到一致。

在這份報告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學習畫出研究架構。有些論文作者會畫出他的研究架構,令人一目瞭然,但我所閱讀的這份並沒有,就連文字敘述也不見一二,後來和永嘉討論了很久,從他的問卷結構上去思考,原來他的研究架構就存在於問卷之中,我將研究架構想得太龐大廣泛了,但其實不然,只是整體想法的表現,用圖示來彰顯。
圖書館的滿意度影響因子,我們歸類為硬體與軟體、個人特質以及使用情況三種,根據這三種不同的方向,將文獻中所閱讀到的條件一一分類進去,畫出一個概括五份論文的研究架構,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具體的概念。從這個圖中不僅可以得到初步的概念,在之後的結論和建議也可以一目瞭然,一眼就可以看出那個部分可以加強或者很棒的地方等。

最後在我們的觀察中,老師有提到我們的圖可以做為今天的結尾:

我覺得用圖示來表示是很好的辦法,在視覺上比較容易產生記憶外,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整理後的結果,就像柏堯他們做的,不僅可以一次比較四分文獻,也能看出他們整理出來的重點。比文字敘述還要簡潔有力,以後報告要盡量使用圖片來解釋。

W14 同學分享論文經驗

今天,美美老師特別撥出了一堂課的時間,讓有寫過論文的同學們分享經驗,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沒寫過論文,像隻無頭蒼蠅般的窮緊張,聽過同學們的經驗,對我是個很好的開始。

這三位同學中,維寧是主動寫論文的,她說她的動機是獎金,但我認為即使獎金很高,願意去寫還是令人佩服,倘若今天換成我,我會不會參加呢?其實這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吧!她提到寫論文會遇到撞牆期,這樣的挫折感也許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如何調適心情,排解鬱悶,維寧也提出了她的辦法,也告訴大家不要鑽牛角尖。我不知道寫論文的撞牆期(因為還沒開始寫嘛),不過我知道工作的撞牆期,從我高中到現在,做過無數份工作,有工讀生,有正職的,只要工作時間久了,我就會陷入煩躁的情況,會一面想著我不想去上班然後一邊換衣服出門,但這過程中心裡面可是轉過很多現在回想會嘖嘖稱奇的想法。因為我還沒寫論文,所以也無從比較這兩樣的差異,但我現在的想法,還是會覺得論文簡單點,畢竟是為自己負責,不需要幫誰的忙,為誰做事,這樣的心情好難解釋阿。
柏堯一向是我眼中的軟體小天使,他很會利用工具,就像豆子謄稿機,我還不曉得有這麼棒的東西,我決定以後我在作業過程有疑問就問他有沒有軟體可以介紹一下。(希望以後會出現作者用嘴巴講話就可以自動打字的機器!) 柏堯提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能失去樂趣,我覺得這很重要阿,應該說無論甚麼事情都不能夠失去樂趣,失去對它的熱情,不然很快就會消磨殆盡。就像參加社團一樣,為什麼要為了某些事情而認真努力,這就是熱情支持興趣,興趣又保持樂趣的最好結果。
易耿則提到了他在研究的過程,對方因為他是學生而產生不信任感,其實我覺得這個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也許是社會認知的影響,學生還是缺乏了一點說服力,無法完全認同學生所說的。

在課堂中,老師也藉此機會告訴我們寫論文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就連標點符號等小細節,也都清楚的有張表可以參考。今天的分享我覺得很棒,知道身邊有人可以隨時請教後,心安了很多,以後大概會有問題問不完吧。

12/10 Kuhlthau座談會

一直以來都以為Kuhlthau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因為這個名字發音很特別,又加上中譯時常翻作庫梭爾,所以就造成這麼大的誤會,真是感到很慚愧!直到Kuhlthau教授來到台灣,我才真正上網搜尋她的網頁,才發現原來Kuhlthau是位看起來慈祥和藹的老奶奶。

12/10這天,Kuhlthau教授帶著她的孫女來到師大,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進行簡單的演講。她針對ISP模式六個階段做了更進一步的解說,也強調ISP模式會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對象下有不一樣的變化。Kuhlthau教授提到她曾在圖書館上班,當時學生的資訊行為引起了她的好奇和關心,因此才會衍伸出ISP模式,也著重於認知、行動和情感三方面上。我想這正是平常所上老師不斷叮嚀的從自己生活周遭關心起,保持我們的好奇心,正因為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在研究上才能更貼近核心。ISP模是在資訊行為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現在只要我在搜尋資料時,都會不自覺得對照ISP是不是正如同我現在的狀況。

Kuhlthau教授提醒我們,作研究不能心急,要用最細的心去看待所有研究的過程,從研究中享受樂趣,我想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是個標準的急性子,在往後的日子中要不斷提醒自己,慢慢來才會有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