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12/15 大陸學者學術交流

今天來了四位大陸的學者與我們做文化交流,其主題是放在圖書資訊課程的未來走向,以及企業會需要怎樣的圖資學生。四位學者分別是:南京大學/沈固朝教授、中山大學/曹樹金教授、南開大學/柯平教授、武漢大學/蕭希明教授。

沈教授一開始就說了圖書資訊學是如何將訊息集合起來的一門學問,如何蒐集?如何組織?以及如何提供?而學生的就業市場通常偏向兩方:資訊產業(軟體的應用)以及文化產業。沈教授提供的一些數據選是越來越多企業公司需要圖書資訊系的學生,已經跳脫了大家對於圖資系既有的概念,認為圖資系的學生只能呆在圖書館成為館員。因此在課程改革上,要越來越重視學科教育,重視研究與應用的結合,力求突顯學科的特色,以及嘗試不同的學習模式,例如偏向問題研究或問題解決型模式,培養一群有溝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協調能力的學生。

曹教授點出了高等教育的影響,當越來越多人受過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後,許多高校圖書館就提昇了圖書館員的門檻條件,希望可以引入更多專業人才。而經濟與文化的強調也會影響圖書館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有了兩大模式:
-嶺南模式→圖書館之城、集群圖書館、聯合圖書館
-基層模式→鄉鎮圖書館、接到圖書館、農家書屋
當待遇越高,對專業人事的吸引力越大,但是非圖書館行業對於圖書館專業人才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而圖資系應該要著重於新科技、新理念、新業務的概念上,對於IT的應用要多了解、要能夠專案管理、閱讀推廣、弱勢關懷以及少兒服務。

柯平教授則點開了圖書資訊學是應該屬於管理科學之下,質量工程再也不執著於數量之下。發展策略是以一級學科建設為中心整體帶動的戰略,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品質戰略,面向社會需求的就業競爭力戰略。因此南開大學設計了新課程模式,主要焦點放在一級學科,面向創新的教學,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知識管理也不會在集中於企業知識管理,將會有圖書館知識管理和政府知識管理(和市政府合作)。

蕭教授提供了一個「圍城」的概念,就是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圖書資訊學正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都想要將所學的運用在非圖書館上,但學習其他科技資訊學的人卻想將他們所學的運用在圖書館上。在數位化環境下,大陸的系統將會是越來越完善。

我們的小蝶老師接著就說了關於台師大的現況與遠景。在明年也就是2009年,台灣師範大學將會成立圖書資訊學博士班,這將成為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是一件非常質得慶賀的事。我們學校的遠景是促進個人、機構與社會的知識管理,創新且國際化,而期許是培育知識服務產業人才。

今天在三個小時之內,連續聽了五位教授對於我們的課程以及未來而提出的想法及計畫,內心感到一陣溫馨且感激,也許我們科系並不是非常熱門且大家一聽就知道是什麼的科系,但就像小蝶老師說的,這是一個小而美的科系,它可以包容全部也可以執著在它的本意上。我們是很幸運的一群學生,可以在很多老師的支持和鼓勵之下得到很多資訊。在今天的最後,有位教授說他們有一位台灣學生正在念他們學校圖資的博士班,就有同學問了那位同學是打算留在大陸工作囉?教授就笑呵呵的回答:「也許吧!台灣目前並不承認大陸的學位呀!」大家一聽都笑出聲來,在這動盪不安的日子裡,我們可以齊聚一堂好好的在學術上鑽研探討,其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今天剛好是大三通的日子,我想兩岸的交流將會越來越蓬勃發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