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不夠

想到之前菜鳥OL的日子
天天都失眠
而現在的日子
我沒有一天睡夠

阿阿 睏死了!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11/19 調查研究:問卷的腳色

[課堂內容]
-調查研究,什麼是調查研究?
簡單來說,調查研究者選出許多樣本回答相同的問題,測量當中的變項、檢驗假設,變項之間的關係就以統計方法來測量,解釋結果。調查研究者會遵循演繹的法則:原本就有一套既定的架構,這點是和質化研究最大的差別。

-調查研究的步驟
1.形成理論架構
我們在閱讀理論後去命題,接著形成假設,藉而決定調查類型
2.進行步驟設計
計畫如何進行資料紀錄,以及調查工具預試
3.決定取樣方法
包括標的人口、樣本資料、樣本數及抽樣
4.實際進行
進行訪問,小心紀錄
5.整理+資料分析
檢查資料,進行統計
6.撰寫
描述研究方法即發現,並且接受評估

-問卷
研究者最常利用問卷來收集資料,要注意並非分析是純粹的收集,透過問卷來「測量」被研究者的行為和態度。問卷調查並非獨立研究,可能會配合實地研究,經常會和其他研究並行。問卷調查具有大樣本可行性、彈性、標準化等優點,但相對而言也有所侷限(容易失去一些創意的見解)、無法根據實際狀況做修改的動作以及缺乏效度的缺點,因此時常與其他研究結合,設計一份好的問卷,需要足夠的理論架構及清楚測作定義。

-問卷要注意的事項
1.避免使用術語、俚語或縮寫
2.避免語意模糊、混搖
3.避免情緒性的字眼和聲望的偏誤
4.避免模稜兩可的問題
5.避免引導式問句
6.避免問受訪者能力所無法回答的問題
7.避免錯誤的前提
8.避免問未來的意圖
9.避免雙重否定
10.避免重複或偏重某種答案類別

根據我做過問卷訪問的經驗中,最難的就是第五點避免引導式問句。因為受訪者常常不懂問卷上的題意,因此可能需要我多舉一些例子,但如此一來就會有引導的誤會隱藏其中。
例如:RFID晶片卡的使用性,如果我舉例解釋什麼是RFID晶片卡,受訪者就會從我解釋的過程和態度去認定它的使用性如何。所以在最開始問卷的設計以及用詞就顯得很重要,一份矛盾的問卷不僅會影響問卷的可信度,也會讓受訪者對這項訪問產生強大的質疑。
從問卷的編排方式也可以看出其敏感度,要看哪些變項對該研究是重要的,例如性別、年齡、職業、出生年月日等等,這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使用的到之條件,要依照研究的需求來設計。尤其現代社會中,許多蓄意犯罪份子會利用問卷,導致大多數人對做問卷產生嫌惡感,不相信陌生人遞上的問卷,所以對於個人資料的詢問更需要小心的設計。

[課堂活動]
老師讓我們分組修改一份有錯誤的問卷,我們根據問卷容易犯的十項錯誤作修正,盡量以受訪者的角度來設計問卷,可以更加貼近他們的希望,降低被拒絕的機率。

[心得]
問卷看似簡單,但其實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概念在裡頭。由於研究者未必能到到場解釋給受試者聽,經常會透過第三者做為中間的橋樑,如此一來第三者的重要性就顯得很重要。研究者如何傳達其概念給橋樑知道,而橋樑又如何傳達給受試者知道,這當中需要雙方都同意的溝通。所以在訓練人員的時候,都要傳遞清楚概念及結構,並且解釋問卷設計的意義。
在我替人寫問卷的經驗中,通常封閉式問卷比較願意寫,開放式問卷由於需要較長的時間及精神,我都會略過。從受訪者的角度來設計問卷形式,這也是一種辦法,盡量設計出讓受訪者願意停下腳步並且信任的問卷,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11/17 阮明淑教授&資訊組織

今天,是由世新大學的阮明淑教授為我們上一堂關於資訊組織和知識管理的課。以前都是耳聞明淑老師的大名,總算見到面了,她非常親切可愛,我很久沒有聚精會神,毫無分心的專心上課了!(其他老師應該會傻眼吧XD)
不過明淑老師上課的方式,確實是有她吸引人之處,我想也不是只有我這麼津津有味,大家應該都沉浸在KM之中,說實在,這堂課和我以往上過的資訊組織有了十萬八千里的差別,也許是服務對象不同吧,額外的令人感到新鮮。

根據知識管理大師Yogesh Malhotra,知識管理是把組織追求知識的流程具體的呈現出來,在這類組織流程中,數據與資訊科技的資訊處理能力,加上人員的創意和創新能力,整體組合後得到的一種綜效。這樣說似乎很能理解,簡單說明之事管理就是找出資訊使用者如何思考、為何思考、他們對所知事物的了解、所擁有的知識和態度,以及如何彼此互相影響。更白化的說法,我們收集文件,透過文件的表達了解彼此概念的組織,從中得到管理,才可以提出我們對使用者的服務。
明淑老師將KM分成了三大類,分別是:
˙[Narrow Sense]知識管理程序(KOP)
就如同我們時常使用的分類表、索引、關鍵字、標籤和摘要等等,將大量的資訊整理成具有組織性及系統性的樣貌,運用各式各樣濃縮(例如摘要、題目、圖表)的方法簡明。
˙[Board Sense]知識組織(KO)
˙[工具]知識組織系統(KOS)
各種知識組織所利用的工具,如標題表、分類表、索引典等等,讓智慧透過科技來組織。不過某些知識卻是藏在包裝成資訊的垃圾之下,因此判斷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要能夠去選擇確切的方向才能找到對的路。

不論任何工作或企業,都是以分享為目標,而分享的最終就是創新,商品必須要有靈魂,有了靈魂才能夠永續經營,當商品和服務結合時,才可以表現出其競爭力。有知識才可以創新,有創新才能夠有競爭力。

概念和概念之間的表達,是透過語言和文字為媒介才可以互相交流,我們如何確保彼此心思是一致的?這成了知識管理的起點。要能看透表面的包裝,了解深入的內在,不只是外表的連結更重視其介紹,這就是知識組織,讓我們更能貼近資訊本身所包含的意義。

除了課堂上所說的,我對她額外提出的一些小故事也感到非常興趣。不論是「高中畢業女一說」而讓我們吃到好吃的麻糬,還是現代學生的比較,我們要學習明淑老師這樣敏銳的心,去感受生活周遭所有的大大小小事物,才可以發覺自我的存在和內部的省思。

我想起了「鏡之法則」這本書,人生就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寫照,當我們表現出怎樣的態度和表現,人生就會毫無保留的回饋給我們。所以我們在乎它,重視它,它就會在乎我們也重視我們,要時時刻刻這樣警惕自己,向前走的同時也要回頭檢視自己的足跡是否皆有踏實。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1113 冬天的澎湖

我和信一從澎湖回來了。

運氣很好,澎湖藍天白雲,不冷不熱,是令人感到舒服的時候,就連冬天的風吹來好像也不像聽說中的那麼強烈。我們上網找了很多家民宿,我只能驚嘆澎湖民宿真的很漂亮!大概都是很講究個人風格吧,所以每間民宿都具有強烈的主題,最後選擇了一間躲在小巷子的藍色白色的民宿,祕境,在澎湖的兩天一夜,祕境的老闆給了我們許多幫助,人真的是很好呢!





先說說我們發問卷過程遇到的事情,澎湖哪,放眼望去,好像除了遼闊的草原,就是寬廣的馬路,人煙稀少,我們騎著機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難道11月的澎湖人都足不出戶嗎?XD
就連國小國中高中,看來也一片冷清,大概晃了一段時間,我們決定踏進鄉公所(這是圖書館方圓100m最多人的地方!!!),請他們填填問卷。鄉公所的人超級熱情,接手問卷一點疑問都沒有,還泡茶給我們喝,拿出許多湖西鄉的地圖資料等送給我們,充分的感受到這海島的溫暖和可愛!大部分的民眾,都是會拒絕填寫問卷的,祕境阿信告訴我們,因為這裡是鄉下,居住的年齡層也都屬於比較高的人,所以很不喜歡和陌生人來往,深怕受騙。大概是我看起來比較像詐騙份子吧,信一成功率都比較高= =,哈哈!後來我們只要在商家買了什麼,都會順便拜託店家幫我們填一下問卷,就連飲料店拉、711拉都不放過,通常老闆也就不好意思拒絕啦!哈哈,強人所難一下吧!

澎湖真的是一個很復古的地方,馬公市區的街景看來也很像是很久以前,有濃濃的懷舊味。櫥窗的擺設沒有現代主義的強烈線條,也沒有歌德式的華麗風,只是精簡的擺設,舊舊的藍色皮椅上放著幾本60年代的雜誌,旁邊一架高聳的模特兒,穿著婚紗,這是婚紗攝影公司的三角櫥窗,和遙望過去的街道,是顯得非常相輔相成。澎湖的淡季,真的很空曠,就連網路上討論聲熱烈的菊島之星都因為淡季而暫時營業,害我沒吃到期待很久的清蒸魚=3=,不過後來有去吃別家的啦!晚餐後,稍微在馬公街頭閒晃一下,少了遊客的喧嘩,澎湖恢復原本的面色。不過當我看到skinfood時真的很想莫名的尖叫一下,在台北隨處可見的彩妝店,居然澎湖也有欸!!!好先進喔XD!!!我就趕緊跑去進搽指甲油,哈哈!!當然也沒忘記請可愛的門市小姐填一下問卷!!(她大概心裡覺得很奇怪吧)





隔天,我們去參觀了湖西圖書館。其實,這裡有點偏僻,若是市區市民想要借書,也不會跑到湖西,市中心有文化區的圖書館。不過湖西圖書館給了湖西小孩一個很棒的空間,他們有一個很不錯的圖書室,是專門給兒童的,有滿滿的童書,木頭地板,可愛的裝飾,小朋友都乖乖的在裡面寫功課、看書,好像還有一個指導老師在一邊陪伴。二樓的書庫,窗明几淨,我看到很多今年剛出版的新書放在架上,感到很開心!還想順便借個書回民宿看呢!由於他們圖書館不大,因此我們很顯眼,館員和館長就和我們聊了一下,我只能說館長你真的太熱心了!!!他很詳細的介紹一下湖西圖書館,然後打開電腦裡儲存的圖檔,都是漂亮的湖西景色,他開心的問我們要不要,然後就複製了一份給信一。館長還拼命的找出湖西製作的年曆、導覽手冊、明信片等等,要送給我們當作禮物,還送了一份魚的食譜!真是受寵若驚!最後館長超可愛的,他拿出兩根大木頭,大概快到我的肩膀般高,底部綁著空的鮪魚罐頭和小輪子,他說這是他們自製的玩具,要送給我跟信一一人一根XD!!!!有沒有很可愛!?不過我們婉拒了,因為這實在是....搭飛機不好拿XD說不定還會被限制不准帶上飛機呢!真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呀!





總之,我所見到的澎湖,是一個步調比高雄還緩慢的島嶼,似乎所有的時間都慢上五倍的速度在向前進,優遊自在,不急不忙的生活。景色優美,到處都可以見到藍色的大海,藍天白雲的很漂亮,所有的人都笑瞇瞇的,很開心的歡迎我們,希望可以再去拜訪這個可愛的海島。



11/10 蘇小鳳教授&RFID與隱私

蘇小鳳教授今天來幫我們上了一堂關於RFID的課程,她之前的研究變是著重在於RFID的使用性及便利性,當時的問卷協助我也有參與,因次印象深刻且頗有感觸。



RFID無線射頻辨識,這樣說起來大眾似乎都很陌生,但一提及悠遊卡便會恍然大悟,這樣方便的設計使用在圖書館上,將會是充滿革命性的轉變,當我們不再需要遍尋書架上每一本書,只需要透過機器的幫忙就可以快速找到,我們也不再需要流通櫃檯耗時的刷逼逼,只需要快速通過機器就可以借書還書,這樣的技術聽來令人嚮往。



但其中所牽扯的隱約問題,卻是令人憂心忡忡,尤其是在這個重視個人隱私的時代。也許我們會需要你的身分證字號,你的姓名,好為你的RFID晶片卡做出一個辨識,但相對的這樣的設計,就會很容易使個人資料暴露在外。更何況,RFID晶片卡只需要一部機器的頻率相近便可以感應?



在我做問卷的過程之中,必須先解釋RFID的功用給受試者知道,也要解釋它的優缺點,大部分的受試者都很期待這麼便利的科技,但一牽扯到個人的隱私便又顯得卻步不前。害怕被有心人士擁有個人資料,擔憂被利用在不好的地方之上,這都是我們必須列入考慮的設計清單項目。



當便利性跟隱私權有了衝突,是該如何去取捨以及詮釋,有受試者說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這樣快捷的時代,又怎麼確保所有資料的安全性?當科技已經可以滿足我們更大的需求,卻因為人性而無法向前邁進,似乎所謂的阻礙是來自於我們本身。

11/05 陳志銘教授&數位學習

陳志銘教授今天遠從政大而來,幫我們上了一堂關於數位學習的課程。

我所認知的數位學習,是利用網路為媒介,來達到教學互動。在這個網路發達的年代,似乎很多事情都希望可以藉由便利的網路來完成。的確,在教室裡面由老師一對多的教學,確實有很大的淺在問題,學生的吸收如何?老師又可以顧到多少學生?改成透過網路的方式,老師可以檢視每個學生的情況,成為「一對一」的教學型態。更或者,提供更彈性的方式,讓學生可以自我選擇如何安排進度,根據個人不同的需求,達到更好的目標。由此可見,現代社會的走向,是很在乎個人化的服務,無論是生活或者學業工作上,都很希望可以做到具有個人特色的程度,依照每個人不一樣的個性和思考,可以找出適合的方式也未必是不好的事情,但相對的,這必須先跨過一條有著歷史悠久的習慣河流,要進行這樣個人化的E-learning,得先從使用者的概念教育起。

在網路如此發達之時,我們總是渴望網路可以做更多,更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將教學搬到網路上,不僅讓每個人有不同的路走,更可以讓老師更貼近學生(少了講台的距離),不過如此一來,是否有許多淺在的疑問呢?我想像這樣的教學應該是適合在已經具備自我實現的學生上,若是希望一個國小中年級的學生,在家透過網路上課也許是困難的。

老師有說,數位學習在大公司十分盛行,我想這是因為上班族的主要精神和時間是在於工作上,所以他們需要技術上的協助,讓他們可以用彈性的方式學習,而學生主要的工作就是學習,所以網路技術的學習方式反而變成一種輔助,不是主要的途徑。

就我所使用過的E-learning還是很不成熟,老師只能將其放在輔助的腳色上,而且這也關係到硬體上的問題,學生是否都可以配合,雖然說網路流行力量大,但仍然還不足以100%的重要蓋過老師站在講台上教學。我可以體認同學提出的問題,認為數位學習的重要性很低,那是因為就目前台灣的趨勢而言,我們並不物大地博,因此沒有距離上的問題,利用電腦來學習,不如有個真實的人在一旁解說。若不是針對像美英這樣因為距離而發展數位學習,我們應該更重視時間上的重要性。也許數位學習,可以蛻變成不單單只是交作業的平台,討論的平台,或者同步教學而已。

實驗研究

實驗的基本邏輯是延伸常識的思維
課本如是寫著。

[課堂活動]
美美老師提供了三篇摘要,在閱讀完後列出懂與不懂的概念。
˙第一篇「針對創作性戲劇寫作教學方案」:
-懂的:以量表為評量工具來了解不同教學方案對國中七年級寫作能力和興趣的影響
(以實驗組和控制組為比對)
-不懂得:評量的分析方式(限制式寫作題型)
˙第二篇「導向教材設計方式對於高中生學習VB之影響研究」
-懂的:從課程設計的現況和問題來分析舊教材之優缺,再提出新的理論規劃新教材大綱
-不懂得:軸線的組織結構理念
由於這是量化研究,因此當中穿雜了許多統計分析的專有名詞,這是我技術上的不足,無法確切的明白其研究的方式。

[課堂內容]
適合實驗研究的問題,是有假說,有現象,對某件事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還存有懷疑。實驗有七個重要的部份,分別是處遇、依變項、前測、後測、實驗組、控制組以及隨機分派。
隨機分派變是盡量使實驗的對象是類似的群體,而不是天龍地虎般的差距,才可以使實驗更加接近客觀公正;處遇則是研究者所做的調整,例如恐懼的高低,心情的好壞等等,它是自變項或一群自變項的結合,是研究者開發的測量工具或指標;而依變項是因為處遇而造成的轉變,可以從觀察、訪問中測試進而得到結果。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透過前測和後測來比較依變項,實驗祖就是有接受處遇或有處遇的群組,沒有接受處遇的群組便稱作控制項,有很多不同價值的處遇便需要多個實驗組。

實驗是可以很多變的,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實驗辦法,研究者為了可以使實驗順利,或者有更高價值,會提出一些幫助,例如控制和記號。在實驗中,控制很重要,控制實驗情境的所有層面,例如實驗者透過模擬實境來控制實驗場景。實驗也可以透過設計記號將實驗的過程快速的記下,例如O=對依變項的觀察;X=處遇;R=隨機分派。而研究設計也可分為幾個類型,但基礎都還是建立在古典實驗設計上,依據不同的情境盡情不同的研究設計,這是選對的路來進行實驗。例如:同等性時間數列做的處遇不只是一次,是在一次前測之後,處遇和後測交互觀察;拉丁方塊設計是為了研究順序之於實驗,研究者想了解某些處遇在不同順序和時間下如何影響依變項。

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去注意外在與內在的效度,內在效度就是控制實驗環境,設計排除處遇以外的變項(選擇偏誤、歷史、成熟、測試、工具影響、樣本流失、統計回歸、處遇擴散或污染、補償行為、實驗者期望),而外在效度是把實驗發現推論到實驗外事件與環境的能力(寫實、實驗反應、場地反應),如果缺乏外在效度該實驗便對基礎和應用科學沒有意義。
而我們在執行完實驗後,研究者應該要訪問受試者,因為若是實驗過程中有情境模擬應該要向受試者解釋,然後從受試者思考中了解情境是如何影響他們的行為,最重要的是,解釋不把實驗真實本質告訴其他尚在受試者。由於實驗研究是具有侵擾性的,它會影響到人的生活,如果受試者將會是處於一個充滿不安,或令人困窘的情況下,研究者要十分小心,控制情況。

[心得]
我們在平常生活中,是不斷地進行假設,到判斷,到最後決定性的行動,這都是實驗的一環,在嘗試後去比較原本預計的結果,進行修飾、改正,從新再進行一次,這是研究的精神。實驗研究最大的特色在於它以實證論取向,在乎的是眼見為憑,屬於量化技術的研究。推理小說的偵探們常會去觀察身邊的事物,進而猜測事情的真相,然後透過實驗和揣測性的手法來得到結果,如果失敗,就轉而調整實驗的方式,甚至改變最一開始的假設,要有具體確切的證據,才可以證明提出的理論或想法。
我剛上班的時候,無法好好掌握每件事物的走向,一個前輩就提醒我,我們就像是那些偵探,要隨時敏銳的感受所有身邊的事物,當電話響起,可以從訊號去判斷可能是由哪裡打來的(假設的開始),收到對方的訊號,要快速的想出應對的策略,解決問題(調整情況中某些東西),最後再很快的檢查一遍工作是否有錯誤、遺失(比較調整與沒有調整的結果)。
我們其實都身陷實驗研究之中,每天每夜都不斷的在判斷在推理著,是否可以過馬路?天氣的狀況?該做什麼?該吃什麼?只不過在社會中,各執其職,分工合作,才可以讓整個團體是順利的成一個圓,向前邁進。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11/3 質化資料分析

Foster教授這星期提到了質化資料分析,雖然質化研究是不像量化一樣使用了統計等數字來呈現意義,但這也不代表其不需要分析。質化分析的目的是將收集來的資料,用有系統且邏輯性的思考來解析模糊的印象。

質化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將蒐集來的所有資料進行編碼,機械式的減少資料,並且將資料放入分析類別的項目中。其中開放性編碼是第一階段形成的,替主題標上標籤,將大量的資料濃縮成幾類,讓資料的內部主題浮現出來。老師為了讓我們更了解開放性編碼,於是就請我們分組然後討論一篇文章,從每行字找出主要關鍵詞,然後編上簡易的英文字母代替。
我和酷哥一組,我們根據文章編了幾個碼,較為值得一提的是關於「action」,我們將文章中敘述到的行動都以「AC」來表示,其中「smeli」和「wink」我們也歸為AC一類之中。但經過老師的檢查後,他建議我們再多設定一個碼「Non-Verb」來表示小動作,並非是像點酒或者點燃香菸一樣屬於較大的行為。
於是我就詢問了Foster老師,編碼是要越多越詳細的好?還是用少數的代碼來表示文章?他回答是要詳盡的編碼,所以往往不會是少數的代號而已。於是我們就重新設定了編碼,利用簡單的英文代碼將整篇短文分析了一下。

第二階段的編碼是主軸是編碼,它就像是階層式的概念:前→中→後,一步一步的朝概念或主題這個主軸來移動。主軸式編碼會刺激一些關於概念和主題之間的思考,所以會讓我們檢視的比較深入。最後是選擇性編碼,再一次的掃描資料和之前的編碼並且進行比對。

質化資料在處理上比數字型資料來的不容易,因為它較缺乏統計程序。所以質化分析需要研究者重複閱讀筆記和資料,並且基於邏輯和判斷來比較。從資料上沒有顯現出來的事實,要經由質化研究者不停的推敲才可以水破石出,這是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因為會很容易被表面的文字給矇騙了。所以我們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是用心去閱讀所有的文字片段,才可以從這些反覆的經驗中挖掘出未曾露面的金礦。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W7 田野調查

今天課程的重點在於實地研究,也就是俗稱的田野調查法(field research)。

實地研究是建立在自然主義(naturalism)之上,自然主義的意思是在自然環境中觀察一般事物,而並非刻意去設計、去發明的情境。研究者要自然的融入該場域中,去體會和感受被研究者的生活,他們進入被研究者的系統內部去做深入的調查,然後再返回到原本的世界分析組織得到的資料再提出觀點。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圖書館員想要得知如何會去激怒學生,於是設計了一份問卷來測試學生的反應,這樣的出發點是刻意、有目的的,這就是量化研究的意義;質化研究就不是這樣的開始,而是一切都由自然為出發,在不故意的情況下像素描般的將整個過程描述下來。
不同於量化研究在研究之前,會有一個大概的架構,研究者會去思考這個架構該如何呈現以及產生哪些問題,例如在設計問卷上就會去想該用怎樣的措辭來描述事件;而質化研究就不會有這樣的既定的假設命題,而是直接進入場域觀察。

田野調查研究者是要做些什麼呢?
Neuman列出了以下十點:
1.觀察在自然環境下所發生的一般事物和日常生活,除了不尋常的情境外。
2.直接參與被研究對象的生活
3.在分析觀點或保持局外人的情境時仍然可以獲得圈內人的觀點
4.保持彈性的態度並運用各種技術和社會技巧
5.完整的田野筆記
6.在社會脈絡下,全盤且獨立的看待事件
7.從實地裡發展出對成員的同理心,而不是「冰冷的」看待事情
8.注意文化中外顯的和內顯的面向
9.不已局外的觀點強加之中
10.調適個人壓力、不確定性、道德的兩難及模糊地帶

其中Foster老師特別強調了「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就是面對他人的觀點時,是可以成為和對方立場相同的人,願意去感受他人的感受,接受他們的感覺,但不是變成同情心。擁有同理心,在離開被研究者後是可以跳脫原本成為圈內人的腳色,理性、冷靜的去分析資料,從中得到結果;而同情心往往會令人陷入腳色中,成為場域的一部分。
例如有份對酒女的實地研究,研究者為了調查對象也跟著下海當起酒女,在收集足夠的資料後,她也能離開扮演的腳色回到最初的研究者。還有兩個新聞記者,由於採訪了許多援交賣春的新聞而引起他們對這議題的好奇,於是他們架設了一個一夜情的網站,透過和不同男女的交集談話,近而了解更多他們的想法,以及事情發生的源頭和結尾。他們在結束這些調查後,都需要回復一開始的「自己」,才可以冷靜且理性的思考,要是在過程中產生了同情心,很容易就掉入這樣的漩渦之中。
從這上述十點可以看出,質化研究是很重視人和人之間相處的關係,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及基本的社會技巧,研究者才可以順利的融入圈內人的腳色。如果一開始抱持的心態就是負面的,甚至是表現出不感興趣,無理的,就不容易和被研究者相處融洽。實地研究者對自我在實地中的呈現要很清楚,因為這會影響到研究關係,所以可能要有多重自我,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不同的自我,即使要改變原來的自己是很困難的。

民族誌(rthnography)來自文化人類學,是描述某種文化以及用最原始的觀點去了解另一種生活方式。民族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詳實的描述」,例如三分鐘的事情轉換成詳盡的描述會是好幾頁的筆記,要捕捉到事情的氛圍、事件的過程、可能還需要多重翻譯。
wiki百科對於民族誌的解釋是:一種寫作文本,它運用田野工作來提供對人類社會的描述研究。民族誌呈現一個整體論研究方法的成果,這套方法建立在一個概念上:一套體系的各種特質未必能被彼此個別地準確理解。許多文化人類學家認為,民族誌是文化人類學的本質。
由此可見從所聽聞所觀察而推演到真實意義,就是民族誌的中心。

最後Foster老師希望我們練習紀錄田野筆記,我們要練習如何從直接觀察,藉由推論、分析直到個人感受。在紀錄筆記的過程中,也不能刻意的表現出「我正在紀錄你的一言一行」,而是要自然的、隨意的,彷彿我做的事情跟你們是無關的。

提到田野筆記,就讓我聯想到Agota Kristof傑出的代表作「Le Grand Cahier」惡童日記,故事是描述在二次大戰後一對孿生兄弟被送到鄉下和外婆住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在這段時間內,這對兄弟為了自我學習,於是輪流在筆記本上寫下他們所見所聞,當一個寫好後另外一個會來檢查,看看他的兄弟是否有用客觀,不帶個人情感的角度去描寫他們今天的事情。雖然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他們的日記本身,但是這對兄弟對於客觀的描述令我印象深刻。例如他們看到他們的外婆偷竊,但那不一定是真的偷竊,這是非常主觀的想法,正確的紀錄應該寫成外婆拿了鄰居的東西,
至於是不是偷竊,就要讓事物本身的腳色來決定,並非旁觀者。
也許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都欠缺這樣的認知,當我們接收了某項訊息之餘,往往很少自己去判斷真偽,一股腦的接受,只會造成我們對於資訊的迷惘。

實地研究給我最大的疑問便是,如果不是一開始帶著假設問題進入領域中,那又如何確保之後產生的疑問會是貼近自己最想知道的?它不含刻意的設計和強調目的,那我們又怎麼選擇田野調查的主題和方向?很多人對質地研究是非常好奇的,就如同要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去體會、去感受,可是如果沒有最初的興趣大概也無法長久。
我想這大概就像倪匡筆下的衞斯里,他總是被捲入最離奇詭異的問題中,要很深入的調查,融入各種情境之中去蒐集資料,但最初的動力除非是強大的好奇心,不然都是被迫的。我們不是衛斯里這樣神通廣大的人(事實中大概也沒有這樣的人吧!),所以一定都是對某個問題特別的好奇,才會去追尋它。如此一來,在研究的過程中難保不會因為個人的因素而扭曲了自然主義的精隨。也許,是要經驗充足的研究者,才可以真正體會到田野調查最深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