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計量學
蔡明月老師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很詳細完善的介紹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的歷史和由來,她特別的強調要先了解一門學科的時代背景,才可以更進一步的去探討它。書目計量學士由普里查德(Pritchard)在1969年首先提出的,其定義為:應用數學和統計方法至書或其他形式的文字傳播。由此可見書目計量學是屬於一種測量的技術。從普里查德之後有很多學者還是不停的研究書目計量學,尼古拉(Nicholas)和瑞奇(Ritchie)認為書目計量學的目的在於提供關於知識結構與傳播的資訊,其範圍可以分為描述型書目計量學和行為型書目計量學(又稱評估型書目計量學),前者是著重於描述文獻,後者則是檢視文獻內涵間的關係。從各學者所提出的論點,無庸置疑,「書目」資料就是書目計量學定量化計算的基本單元,書目計量學的研究加以整理後可以應用於學術傳播、圖書館館藏評鑑和資訊服務三方面。
而書目計量學研究的範圍甚廣,其中包括耳熟能響的三大定律:
1.布萊德福定律→某學科其刊所含的文獻數量會依遞減次序排列,而第一區和(N+1)區比例將呈現1:n:n2.....的關係。圖書館館藏評鑑可以應用布萊德定律加以界定學科的核心期刊與邊緣期刊,再配合老化研究就可以協助圖書館在有限經費下訂定正確的淘汰與典藏政策。
此時小蝶老師便發問:那為何真實圖書館很少(幾乎沒有)使用布萊德定律汰舊更新呢?
根據明月老師的回答是經費和人力的問題,這樣的研究是需要龐大的經費,還眾多的人力,也許我們願意去改變但並沒有圖書館願意配合,再加上也許布萊德定律指出的邊緣期刊對大學圖書館而言也未必真的是邊緣期刊,也許是某部份的讀者很重要的資訊來源,最重要的是期刊的變化太大了,我們改變的速度跟不上期刊改變的腳步,也許今天兩種期刊合併了,或者一種期刊又拆成兩種,所以便成了烏托邦般的美好遠景。
2.洛卡定律→是作者生產力的經驗定律,發表n篇論文的作者是只有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總數1/n*n,舉例來說發表兩篇論文的作者是發表一篇論文之作者得1/4,發表三篇論文的作者是發表一篇論文之作者的1/9....以此類推,而最後發現只有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佔全部作者總數的60%,所以生產力越大的作者數量就越少,大部分的作者僅產出一篇論文。
3.齊夫定律→是研究字詞分布定律,字詞的排名順序(r)和出現次數(f)的乘積會等於一常數C,亦即r*f=C。老師在這裡就舉了齊夫研究案例為例子,他把JAMES的
蔡明月老師說了,可以這樣用簡單兩三句話解釋完的定律是最好的定律,意義深遠卻又簡潔有力,是可以被後人接受並且廣為流傳的,又長又臭的理論我們讀完就忘了吧!
˙科學計量學
科學計量學一詞是由杜布洛夫(Doborv)和克倫諾伊(Karennoi)於1969提出,其定義為:資訊科學處理的測量。強調科學發展的參數,舉凡論文、專利及期刊的總數,科學資訊的分散與老化,科學文獻流的結構,以及引用文獻的處理都屬於科學計量學的範圍。要透過數學分析,配合統計方法,還需要科學史學家、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等進行非計量分析的研究,才可以達到客觀且全面的研究結果。
˙資訊計量學
資訊計量學(Informetrics)是由納基(Nacke)提出,其意義是指用數學的方法應用到資訊現象的測量,匯集各種資訊生產力的測量研究。納基建議將科學計量學作為資訊計量學的附屬領域,並且將資訊計量學至於資訊科學內。
莫拉萊斯(Morales)解釋資訊計量學是與資訊相關的科學化活動,應用包括:
1.文獻的量化成長
2.資訊的分布與退化
3.資訊產物與服務的效率
4.資訊系統和資訊建設的效率
5.各種文獻作為科學傳播工具的腳色
6.資訊的適當與相關研究
7.以不同參數排列期刊與連續性出版品
8.在科學傳播中非正式溝通的腳色
9.期刊間主題內容的重複性
10.科學家的飲用習慣以及引用文獻分析
11.以參考書目為基礎,決定學科間即學科本身內部的關係
由以上11點不難看見資訊計量學和書目計量學的重複,艾格與盧梭重複強調資訊計量學可以運用於圖書館管理、科學社會學、科學史、科學政策與資訊檢索等各式各樣的領域之中。
蔡老師還引用了93年的新聞作為例子,當時教育評鑑決定利用教授們的文獻數量作為評鑑指標之一,因此各大學紛紛提出各種獎勵鼓勵教授們投稿,不過因為不同資料庫所收納的期刊數量不同,指標也不同,因此對某些學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依稀記得一點點這則新聞,當時引起很多教授們的反彈和批評,這樣的策略不僅不公平還引起一連串學術界上的壞毛病。
最懂這些的我們反而成為資料庫下的犧牲品,圖資一項自詡為學術河流的匯集,然而卻又悄悄的推掉許多合作的邀約,使得我們和每個學科都有交集卻又失去掛鉤。在抗議不公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反省自己的心胸使否真的打開,去接納所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