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10/27 蔡明月教授&資訊計量學

十月27日,小蝶老師請來計量學權威蔡明月老師為我們上了一堂資訊計量學,其內容是包含了書目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和資訊計量學。

˙書目計量學
蔡明月老師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很詳細完善的介紹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的歷史和由來,她特別的強調要先了解一門學科的時代背景,才可以更進一步的去探討它。書目計量學士由普里查德(Pritchard)在1969年首先提出的,其定義為:應用數學和統計方法至書或其他形式的文字傳播。由此可見書目計量學是屬於一種測量的技術。從普里查德之後有很多學者還是不停的研究書目計量學,尼古拉(Nicholas)和瑞奇(Ritchie)認為書目計量學的目的在於提供關於知識結構與傳播的資訊,其範圍可以分為描述型書目計量學行為型書目計量學(又稱評估型書目計量學),前者是著重於描述文獻,後者則是檢視文獻內涵間的關係。從各學者所提出的論點,無庸置疑,「書目」資料就是書目計量學定量化計算的基本單元,書目計量學的研究加以整理後可以應用於學術傳播、圖書館館藏評鑑和資訊服務三方面。

而書目計量學研究的範圍甚廣,其中包括耳熟能響的三大定律:
1.布萊德福定律→某學科其刊所含的文獻數量會依遞減次序排列,而第一區和(N+1)區比例將呈現1:n:n2.....的關係。圖書館館藏評鑑可以應用布萊德定律加以界定學科的核心期刊與邊緣期刊,再配合老化研究就可以協助圖書館在有限經費下訂定正確的淘汰與典藏政策。
此時小蝶老師便發問:那為何真實圖書館很少(幾乎沒有)使用布萊德定律汰舊更新呢?
根據明月老師的回答是經費和人力的問題,這樣的研究是需要龐大的經費,還眾多的人力,也許我們願意去改變但並沒有圖書館願意配合,再加上也許布萊德定律指出的邊緣期刊對大學圖書館而言也未必真的是邊緣期刊,也許是某部份的讀者很重要的資訊來源,最重要的是期刊的變化太大了,我們改變的速度跟不上期刊改變的腳步,也許今天兩種期刊合併了,或者一種期刊又拆成兩種,所以便成了烏托邦般的美好遠景。

2.洛卡定律→是作者生產力的經驗定律,發表n篇論文的作者是只有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總數1/n*n,舉例來說發表兩篇論文的作者是發表一篇論文之作者得1/4,發表三篇論文的作者是發表一篇論文之作者的1/9....以此類推,而最後發現只有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佔全部作者總數的60%,所以生產力越大的作者數量就越少,大部分的作者僅產出一篇論文。

3.齊夫定律→是研究字詞分布定律,字詞的排名順序(r)和出現次數(f)的乘積會等於一常數C,亦即r*f=C。老師在這裡就舉了齊夫研究案例為例子,他把JAMES的所有的字母都數過一遍,然後統計字母出現的次數以及排名順序,由此推論出齊夫定律。齊夫定律可以應用於大型電子文獻的成削處理,對資訊檢索自然語言介面的設計產生重大的影響。且又有利於自動化所引、摘要和分類,使資訊與傳播的流動更加規則化,因此在書目計量學的檢索方面齊夫定律是最廣泛的使用。

蔡明月老師說了,可以這樣用簡單兩三句話解釋完的定律是最好的定律,意義深遠卻又簡潔有力,是可以被後人接受並且廣為流傳的,又長又臭的理論我們讀完就忘了吧!


˙科學計量學
科學計量學一詞是由杜布洛夫(Doborv)和克倫諾伊(Karennoi)於1969提出,其定義為:資訊科學處理的測量。強調科學發展的參數,舉凡論文、專利及期刊的總數,科學資訊的分散與老化,科學文獻流的結構,以及引用文獻的處理都屬於科學計量學的範圍。要透過數學分析,配合統計方法,還需要科學史學家、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等進行非計量分析的研究,才可以達到客觀且全面的研究結果。

˙資訊計量學
資訊計量學(Informetrics)是由納基(Nacke)提出,其意義是指用數學的方法應用到資訊現象的測量,匯集各種資訊生產力的測量研究。納基建議將科學計量學作為資訊計量學的附屬領域,並且將資訊計量學至於資訊科學內。
莫拉萊斯(Morales)解釋資訊計量學是與資訊相關的科學化活動,應用包括:
1.文獻的量化成長
2.資訊的分布與退化
3.資訊產物與服務的效率
4.資訊系統和資訊建設的效率
5.各種文獻作為科學傳播工具的腳色
6.資訊的適當與相關研究
7.以不同參數排列期刊與連續性出版品
8.在科學傳播中非正式溝通的腳色
9.期刊間主題內容的重複性
10.科學家的飲用習慣以及引用文獻分析
11.以參考書目為基礎,決定學科間即學科本身內部的關係
由以上11點不難看見資訊計量學和書目計量學的重複,艾格與盧梭重複強調資訊計量學可以運用於圖書館管理、科學社會學、科學史、科學政策與資訊檢索等各式各樣的領域之中。

蔡老師還引用了93年的新聞作為例子,當時教育評鑑決定利用教授們的文獻數量作為評鑑指標之一,因此各大學紛紛提出各種獎勵鼓勵教授們投稿,不過因為不同資料庫所收納的期刊數量不同,指標也不同,因此對某些學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依稀記得一點點這則新聞,當時引起很多教授們的反彈和批評,這樣的策略不僅不公平還引起一連串學術界上的壞毛病。
最懂這些的我們反而成為資料庫下的犧牲品,圖資一項自詡為學術河流的匯集,然而卻又悄悄的推掉許多合作的邀約,使得我們和每個學科都有交集卻又失去掛鉤。在抗議不公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反省自己的心胸使否真的打開,去接納所有的聲音。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W6 好像哲學課程的研究法

[課堂活動]
Foster教授要我們解釋上週的作業,就是針對葉乃靜老師「台灣原住民資訊行為」一文的命題和假設。在講解同學的作業中,我忽然恍然大悟了一些從課本上看也看不懂的"連結性",命題是為了串起所有變項之間的關係,是為了讓我們了解為何這個概念會連結到另外一個概念上,是為了讓我們提出關連後得到假設。所以命題,是要為了產生假設。

如此一來,命題就不能夠太過於複雜,要力求精簡,概念才不會太擴散。美美老師說,一個命題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概念,還要注意命題的邏輯順序,更重要的是命題和假設之間的一致性,如此依來雙方才可以被認同有意義。而假設裡頭包含了各種可能性的概念,所以它是需要能被檢驗的,所以當一個假設要成立時,它是需要文獻來證明,需要研究來支持觀點。

這麼一來回頭看看我寫的命題和假設,根本就是錯誤連連呀...


[課堂內容]
Foster在解釋完同學們的作業後,就延續上星期尚未結束的課程。提到了演繹法(deductive)和歸納法(inductive):演繹法是從抽象的思考開始,運用邏輯將概念和具體的證據連接在一起,力用證據來驗證這些觀點;而歸納法則是以特定實證證據的觀察開始,逐漸推論,朝廣大的抽象概念來建立。而社會理論又可以根據研究者準備研究的範圍分為三大類:微視層次(處理小部分的時間、空間和對象)、鉅視層次(牽扯社會中較大的群體)、中型層次(試著連結微視層次和鉅視層次)。除了以上,Foster教授還有解釋了形式理論(正式理論)、實質理論、中距理論和各種解釋的形式。
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的,它是需要被更新,甚至是被推翻的,理論不是固定一成不變,那只是暫時性的,要能不斷的修改直到其能夠更正確更完整的來解釋社會世界的組成和運作。

另外,要呈現一個理論時,我們該如何去解釋呢?一是解釋某些現象的結構,二是去詮釋某些現象。理論的功用就是讓我們去了解背後的意義,去思考裡面的意涵,在搜尋資訊的時候,把過程用有結構的方式去解釋。在感覺不確定時,我們常常會有挫敗感,要讓挫折變成滿意就得讓不確定的因子變成確定的,如此一來就可以解除我們對於不明白而產生的焦慮。


[心得]
這次的課程,讓我忽然想起大學時上嚴鼎鍾老師的課時,他說,從現在開始你們所用的每一字每一句,再也不是原本的意思,而是有更深層的涵義在裡頭,所以身為圖資系的學生,說話要更注意用詞。
那些平常在熟悉不過的字詞,究竟包含了什麼樣的意思在裡頭,當我們要下命題及假設時,是不是真的有琢磨過每個字詞的涵義,有沒有連自己都確定了再發表,我想當初嚴老師想要傳達的意思,就是有點接近這樣吧。
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常常變成理所當然,在這過程中,所有的好奇心就消失殆盡。因為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結果,於是也不需要去思考為什麼。當我們試著去命題時,就是重拾小時後對萬物的稀奇和疑惑,從新省視這些事物,在當中發覺新鮮的連結,開始我們對於它們的好奇,便能提出假設。
寫到這裡,我覺得社會科學研究法好像哲學課程,因為要學習不斷的思考再思考,研究每個言詞的意義和用途,還要清晰每個概念的來源和發展,要能運用,要能理解,還要找出新的開端。我的個性使然,時常「差不多」「這樣就好」的想法,整個讓我無所適從,即使好奇心充斥在心中,卻只是個晃眼即過的空想。也許這是人類的劣根性,要改變很難,但要去發覺更難,似乎要抽離最原始的人心,才可以理出一條完整的頭緒吧。

10/12 Prof. Warning&Information Policy

繼Mu教授後,系上也請來了香港大學的Peter Warning教授,為我們演講Information Policy(資訊政策)。
什麼是資訊政策,我想對於我們這群在所謂民主體制下成長的孩子來說,擁有絕對的資訊自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習慣性的上網搜尋,連結網路找各種資料,對我來說,是很難想像這樣的自由式來自於怎樣的源頭,就好像一出生就會吃飯睡覺一樣,有些事物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就會忽略了它的重要性。wiki百科的存在就是象徵了一種資訊自由,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編輯、修改,也透過眾人的合作達到知識無邊界的夢想。我們接受它,習慣它,所以忘了它的存在。

Prof. Warning說明了美國資訊政策的七項重點:
1.Access & freedom: assumption of democracy
2.Privacy: preservation of personal rights
3.Openness: public’s right to know
4.Usefulness: pragmatist’s creed
5.Cost & benefit: bureaucratic necessity
6.Secrecy & security: authoritative cloak
7.Ownership: no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這是告訴我們,資訊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捍衛隨手可得的資訊自由。人人在資訊面前是自由且平等的,都有可以檢索資訊、獲得資訊的權利,我們讓資訊公平和透明化,才可以彰顯資訊存在的目的。



[心得]
除了自由以外,還有如影隨形的隱私權。
我覺得在現在社會裡隱私權的部分還是沒有處理恰當,我們到處可見每人的隱私,散佈在網路上、媒體上,新聞知道要替受害者打上馬賽克,卻透露出受害者的姓名,這樣的事情天天都可以看見,我們習以為常的不予置評,只有在成為受害者那刻才會大聲疾呼隱私權的重要。
我去做問卷調查時,有讀者說不喜歡被人知道他們閱讀了什麼書,因為我們會從閱讀習慣中去了解一個人,所以這也是資訊隱私權的一部分。重視個人隱私的美國,會為了他們閱讀而撻伐政府的政策,而我們口口聲聲說的要圖書館和讀者公平化,卻好像一點執行力都沒有。
也許,在現在社會中,我們對於個人資訊需求的自由和隱私權,並不是教育的那麼完善,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還不及每天鬧的沸沸揚揚的新聞重要,在尊重著作權和出版權的時代,個人的隱私重要性,究竟佔有多大的一席之地呢?以民主為驕傲的台灣人,好像還沒有發覺。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W5 理論與命題

[課堂活動]
Foster教授要我們依照上星期課程所教的評分辦法,寫下對於葉乃靜教授「台灣原住民資訊行為」一文的評分。然後將我們分組和同學討論,後來我才發現Foster教授是特別將分數差距大的人分在一起,是希望我們可以碰撞出更大的火花吧。

我很幸運的和大狼分在一組,他真是一個超好的良師益友!
從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Method、Results和Conclusion開始討論,我們都認為葉教授的標題和摘要,有很明確的指出重點和架構,主題也相當明顯;而簡介是從廣大的範圍逐漸縮小成為一個特定範圍。不過文獻檢閱缺乏實際經驗的支持,方法也不夠客觀,當中大狼提到了三角檢證法(Triangulation),也就是除了葉教授和原住民雙方的觀點外,還要一個中立的第三者的觀點,這樣會使得研究結果更佳客觀可信。而這篇文章的結果是稍微過分簡化了文化的影響,結論也是有點過於烏托邦,並沒有提出可以為真實社會帶來更好的發展。

[課堂內容]
今天Foster教授上課的主題是「理論與研究」。
什麼是理論?理論是系統化後所串起的相關陳述,用來解釋社會面向,是可以被驗證的,但是理論不代表真理。理論的定義,就是用簡單的語言去解釋社會不同的面向。一項精簡的理論是具有最低的複雜性,並沒有多餘或額外的元素。理論簡單來說,就是由假定、概念和關係組成。
假定經常是隱藏的、未有明確說明的,研究者深入的了解一個概念的方法,就是去確認他所立基的假定為何?所以我們時常將假定視為一個起點,概念和理論都是建構在有關人類和社會事實,或是一個特定現象的假定上。
「概念是構築理論的基石」,概念就是以符號或者文字來表達的一種想法,就例如Σ和Ω,自然科學就時常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概念。概念叢(concept clusters)是因為概念很少被獨立使用而產生的一種概念集團。理論包含了相關概念的集合,這些概念都有一致性和互補性,這些概念就構成了一個有意義的網絡。
理論包含了許多概念、定義和一些假定,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些理論之中是怎麼樣去連結,如何產生關係?是否概念之間是彼此有關聯的,如果有關聯又是如何產生的。命題(proposition)就是針對兩個或更多變相之間的特定關係作理論性的陳述,使我們了解一個概念的變化是如何由另外一個概念的變化來說明,「理論」就是由各個有關聯的命題所組成一個廣泛網絡。

(wiki百科對命題的解釋如下:
題是指一個判斷(陳述)的語義,而不是判斷(陳述)本身。當相異判斷(陳述)具有相同語義的時候,他們表達相同的命題。例如,雪是白的(漢語)和 Snow is white(英語)是相異的判斷(陳述),但它們表達的命題是相同的。在同一種語言中,兩個相異判斷(陳述)也可能表達相同命題。)

課堂中,美美老師也有說明好的文獻需要的是集結的概念,將相關資料集合,整合不同作者的主張和研究發現,它是一個內在整合的概念,讀的越多濃縮的越多便是越好。詳細不是文獻探討的缺點,不過如果探討的各文獻詳簡不一,缺乏整合只是列出清單,剪接式的描述,就是不好的文獻探討。該怎麼從以理解的文獻中得到整合?最好的辦法就是問有經驗的人。

[心得]
這次上課大概是因為我借了筆電,所以情況比上次好太多了(笑),遇到不懂的東西至少可以快點google或者查一下英文單字。老師一開始讓我們互相討論的小遊戲,也減緩了社會科學課程帶給我們的衝擊,彼此的討論和切磋,可以更加進入狀況。老師說,想要越快懂,越快進入狀況,就要讀更多。有個朋友告訴我,要是不懂也不用急著去弄明白,因為一直讀一直讀有天就會莫名奇妙的懂了,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書是越念越多,越多就越念不完吧!直到唸了研究所後,我才真正發覺我懂得有多少,真是少的可憐呀!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10/01 Professor Mu & 隱性語義索引

10月的第一天,所上請來了來自Milwaukee的Mu教授舉辦演講,原本我以為是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沒想到居然是和我一樣黑髮黑眼睛的中國人!Mu教授笑容可掬的一開始先介紹起他的背景,他畢業於南京大學,念的科系是大氣科學,後來發現圖書資訊科學的有趣,於是轉向開始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前進,最後就留在Milwaukee當教授了,實在是非常厲害。話說小蝶老師還問他當初托福考了幾分,Mu教授很謙虛的笑笑說只有600多分吧~真的是太厲害了!雖然Mu教授是道地的中國人,不過談起專業時,他可是流暢的用英文介紹,他也害羞的表示,專業用語反而他不知道中文怎麼說呢!


今天的主題是隱性語義索引:使用者無錯。

使用者常常在檢索的過程中費盡千辛萬苦,可以得到的回饋卻少的可憐。他們不同於受過圖書資訊訓練的人,無法從一堆詞彙中確實的明白那個是所需的。OPAC就是一個相當好的例子,館員明白如何去使用,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操作,如何利用關鍵字做為索引點,而讀者往往陷入不知道該如何檢索的困境中。OPAC和Google都是獨立文件,關鍵就是文件中的「連結」,將連結找出來便可以發現其價值,隱藏的關連性。系統是連結使用者和資訊的橋樑,因此該如何傳達對的訊息,變成使用者的問題,要怎麼讓它們知道我們在說些什麼?而我們所說的,又跟我們所想的有什麼不同?不能夠因為使用者在使用上產生錯誤,於是就怪罪於使用者愚笨。

因此就產生了隱性語義索引(Latent Semantic Indexing:LSI)。

什麼是隱性語義索引?傳統搜尋引擎的演算法是基於關鍵字,但是從自然語言的角度,即使不是所有的詞,至少大部分的詞都有一詞多義的意思,於是這麼一來搜尋結果和使用者的理想變產生了很大的距離。隱性語義索引便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製造出來的,以大樣本數亮的統計分析,找出不同的詞之間的相關性,提高檢索收穫率,更進一步的貼近使用者真正要找的內容。將索引的特徵找出來,就像是人對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形狀大於顏色,所以要先找出外廓才可以抓到重點。

讓使用者和搜尋引擎可以相處融洽,是身為圖資人的使命之一。

W4 Professor Foster的第一堂課

邁入第四週了,照理說應該越來越上道才對,可是今天卻有種力不從心的滋味。
美美老師邀請了Sheffield大學的Foster教授來給我們上課,Foster教授一進來就很可愛的對大家說了一聲「你好~」,非常親切!教授一開始就說了文獻檢閱的三個大重點,分別是:why、what和where,為什麼我們需要文獻檢閱?什麼是文獻檢閱?而我們又可以在哪裡找到文獻呢?


§筆記
-why do we need to conduct a literatura review?
文獻檢閱認為,知識是會累積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知識,是由生活中的經驗,他人的經驗慢慢累積出來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其他人所完成的作品中來學習。利用文獻來確認自己的知識,顯示自己和其他研究的連結性;從先前研究者走過的路徑可以釐清研究的方向也可以檢查有沒有走偏;從其他處學習可以刺激自己,也許可以獲得新的概念;好的文獻可以指出該領域被認同和不認同之處,點出問題所在。

-what is a literature review?
1.self-study review 自我研究回顧
研究者證明他對某個研究主題的熟悉程度,以增加研究者的信心。自我言就回顧通常是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經常被安排進入課程。
2.context review脈絡回顧
將研究連結到一個較大的知識體系中,通常出現在研究報告的開頭,介紹研究報告的其他部分並且建立其重要性和研究問題的相關性。
3.theoretical review理論回顧
呈現不同的理論但目的是解釋同一件事情,比較各種理論的預設和邏輯的一致性,以及解釋的範圍。
4.integrative review整合性回顧
研究者針對某個主題的知識累積,對該主題提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想法。整合性回顧和脈絡回顧經長結合在一起,可以獨立出版為一篇論文。
5.methodological review方法論的回顧
研究者比較、評估不同的研究方法,指出研究方法的優缺點以及因為不同研究方法而造成的研究成果。
6.historical review歷史回顧
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某一主題作歷史性的回顧,回朔它的發展過程。

-where can we find literature?
如果我們對某個主題不夠熟悉,只有模糊的概念,可以從具有議題總回顧的文獻開始找起,例如百科全書、字辭典、手冊等等。如果有相當的主題認識也可以從書籍和文獻後面附錄的參考書目
得到資訊。
文獻資料的類型有很多種,比較常使用的有雜誌、學術期刊、專書、博碩士論文、政府文獻、研討會報告或網路等等。


§作業

˙請同學參考此頁的內容 將圖資學的學術資源列一個清單
-全國博碩士論文
-台大圖書資訊學刊
-國家圖書館館訊
-圖書資訊學期刊全文資料庫

˙回溯一次有系統的進行文獻檢索?
那次是幫一個財法系的學長找資料,他要考法律所,所以我利用滾雪球法,請他從現有的文獻附錄中的參考文獻,挑出他想看的相關文獻,然後再上網查輔大有無該紙本或電子期刊。由於法律所對我來說也是個不熟悉的領域,因為在找尋資料的過程中我要不斷的跟他討論是不是和某主題有關。在我確定他的方向後,每找到一篇論文或者期刊文章時,我就要快速的流覽它的摘要或簡介,判斷出這是不是他所要的。
除了期刊論文外,他也希望可以得到某教授所有相關出版,除了利用學校的檢索系統找之外,我也從國圖的書目檢索搜尋看還有哪些專書,在哪些圖書館。
在這次經驗中我接觸了平常很少或者不會去翻閱的期刊,例如月旦法學、月旦財經法雜誌、法傷學報以及各大學出版的法律學刊等等,在討論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圖書館有系統的組織,我也認識了法律廣大的一面。


§心情
Professor Foster提出了兩個Title的例子,要我們看出這標題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我完全看不出來這兩個的分別,這就是今天一開始說的力不從心,Professor Foster應該也很希望我們全部都聽的懂吧!在上課的時候,美美老師不停的透過JoinNet翻譯重點名詞,我們也不停的翻課本希望跟上上課的速度,這樣的「中西合併」其實我有一點挫折感,一直抓著酷哥問「蛤~他說什麼?」,這就是所謂的書到用時方恨少吧!希望在不停的努力下,成果可以快點浮現吧!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W3 一口氣上三個小時!

這星期上課很值得一提的就是老師忽然心血來潮的將我們分組,然後給我們一點時間去討論每個章節再報告給大家聽。我只能說太刺激了~因為課本上所說的大部分對我來講是霧煞煞,怎麼報告呢?趕緊跟大狼他們抓出大重點再討論小細節,有趣的是,ptt作到一半忽然電腦就當機了!我瞪著電腦卻忍不住笑出來,減緩了一下我們這組的緊張。
我們報告的是第七章,第七章的標題「量化與質化測量」。
主旨便是量化與質化社會研究者進行測量的途徑,找出相似和差異之處,研究者在測量的過程中常常要做出重要的決定,這些決定都會影響到研究過程隨後的各個步驟。設計精確的方式來測量變數,是亮畫研究者籌劃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而質化研究者在蒐集資料時,會採用許多技術測量並製作新的量數。這兩個測量有三個不同點,分別是:
1.時段的安排
量化研究者在籌劃時便會廣泛的思考各種變項,而質化研究者,測量是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進行的。
2.資料本身
量化研究者要發展能夠以數字型態成像的資料,而質化研究者則是把觀察到的資料以彈性的方式來呈現,例如資料的輪廓、大小和形態。
3.連結
資料是概念的呈現,而測量是連結資料和概念的過程。在量化研究者蒐集資料之前,他們會先思考概念,界定資料的定義,思考收集資料的方向是什麼。而質化研究者也是在蒐集資料之前思考概念,只是他們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盡可能發展更多概念,質化研究者同時以交互方式,重新檢視,思考資料和概念。

測量的結果,有兩個中心議題便是信度與效度,所有的研究者都希望他們的研究量數是既可信、又有效。信度(reliability)是指可靠或一致,就是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該事情是可以重複發生的,大狼舉例說早上或晚上量體重結果都是一樣的,便是該體重計是有信度的。效度(validity)則是指真實性,現實想法和實際狀況「契合」的程度有多少,例如我們使用身高器來量體重便是沒有效度。
老師強調,測量有兩個重點,一是數字,二是分類。數字,就是利用工具、儀器來規劃出研究的量度。例如量身高,小孩的單位通常是「cm」而大人就是用「呎」,我們也不會拿磅秤去量身高,這就是數字的定義。而測量的重要方法就是命名和分類,命名是用詞彙來反映事實,而分類就是依照每個人經驗來取捨,由於每個人想法不同(詬病之一),所以要選最多人使用的那一類成規定(編碼員一致性)。
提到分類,我原本以為像我那樣的分類法(一類懂的一類不懂的)是很不具研究性,也沒有科學性,只是一個簡單的習慣。因為它非常個人化,是無法成為好的準則,但也就是因為它的個人化,在個人的生活學習上,是顯得相當重要吧!

在研究中,科學哲學常常扮演一個重要腳色。我們要思考,人的知識是從哪裡來的?
常常聽到的就是歸納法演繹法,簡單來說,歸納法便是「由部分到齊全」,藉由觀察再觀察來得到結果。而演繹法則是「由已知的部份來推理未知的部份」,將抽象的事務具體化,再拿收集到的樣本作數學上的統計,由這樣的方式得到結果便是演繹法。人類的知識,便是由不停的觀察、收集再推理累積來的,就像是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心得
我覺得和同學討論很有趣,也充滿挑戰,但其實我更渴望聽到老師的解釋。因為老師總能把艱深的名詞字眼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例如實徵主義和實証主義。單看字面上是很難猜到意思的,課本上的解釋要是不懂只會越看越不懂(真是對不起作者)。例如實証主義課本寫著「August Comte介紹的典範,社會行為能用合理的、科學的方式被研究和了解,相對於宗教和迷信。有時候,這個觀點是擴大到,假設人類每日生活的行動是合理的。然而實証主義另一個觀點是支配大多數的社會科學歷史,目前面臨許多挑戰。」長長的一段話卻不敵老師的一句話,「用收集來的資料去研究」。老師還問,實証主義和實徵主義哪個大阿?讓我覺得非常的好玩,就像是把抽象的東西化作蘋果和香蕉哪個好吃一樣的簡單親切。